本类点击爬行
冼颖瑜、梁丽霞、高燕兵:
刘柱强:返乡调查日记
陈浩鸿:liuheqai
董磊明:村将不村——湖北
黄宗智:舒尔茨理论的对错
李秀林等:黄石村的服务业
陆雪玲等:东江河上的平凡
薛雁等:黄石村外出打工调
陈彦涛等:琐碎的农村生活
严伟坚等:一个多种收入的
薛雁等:黄石村的外出打工
张威等:黄石村的医疗与医
张威等:黄石村的政治与
薛雁等:黄石村的加工业调
张威等:黄石村的农地与农
连滩镇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谌新民、杨永贵:民工短缺
郭璐:黄石之旅
林雨浩:西南村调查
高广成下乡日记2篇
 

农地私有化没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930





农地私有化没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中国的改革,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自上而下、精英主义。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老百姓根本没有表达意志的机会,更没有决策的机会。都是在 被改革。而改革的主导者正是政府和主流学者。为什么不让农民和工人主动改革呢?主流学者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要让他们承担改革的代价和成本。这就是21世纪中国主流的文明水平,也是30年的改革过程中,农民、工人的权利和利益不断受到严重侵犯的根本原因,更是中国现在改革的危险之处。





中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即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现代化得以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值得寻味的是,这种集体所有制的基础正是社会主义的标志之一。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使用权归农民支配。双层经营,既保证所有农民的基本权利,又调动生产积极性。这就是其成功的奥秘。于是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了中国目前资本主义顺利发展的前提。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现象。因此,中国的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割裂历史,而是传承或允吸了历史的营养。主流们天天骂毛泽东,天天骂社会主义,但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所有国民,却恰恰在天天享受毛泽东思想的福祉。因此,决策者需要继续对主流的动机与智商保持高度的警惕。特别是在农村土地问题上。如果说国企改革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断裂,那么,今天主流捣鼓的土地私有化则更加危险,它将彻底葬送中国发展的任何希望。为什么呢?





首先,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度保障了每个农民的基本的利益。即依靠承包地,可以解决每个农民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进退自如。有工作可以进城打工,没有工作,大不了回家当农民。农民工的踏实的心态,以及在城市打工的收放自如完全来自与土地的集体所有。如果没有不可交易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度,这些数以千万计算的农民工,连同他们的家人,就会迅速挤爆全国各大城市的贫民窟。所谓的拉美现象就会立即在中国遍地开花。因此,目前的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度是一种非常管用的农村失业保险、住房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它成功地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并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出优质的劳动力。当然,土地的保障功能仅仅是一种经济落后状态下的过度或权宜。但在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覆盖到农村的时候,它的确非常管用。因此,如果住房社会保障没有建立起来,就不能动农民的宅基地;同样,如果失业、养老保障没有建立起来,就不能动农民的承包地。这应当是农地改革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或前提。孤立的讨论、推动农地私有化在方法上是错误的。可以想象一下,数以亿计的农民,哪怕是其中的1/10无工作、无住房、无收入会是怎样的后果?贫穷、饥饿、堕落、绝望,连同偷盗、抢劫、黑帮、赌博等就会迅速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那时还会有风平浪静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吗?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预见或答案,就请不要谈农地私有化。





其次,农地私有化从表面看,农民可以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利,并从交易过程中获得的全部收益,但这只是理论在课堂上的演绎。事实上,在资本与农民的市场博弈中,从来就不可能真正平等。老奸巨滑的资本家与地主,要收拾老实巴交的农民的那点巴掌大的土地,简直是小菜一碟、易如反掌。农民的土地的价格最终一定是以非常廉价的非公平交易的方式被资本兼并掉。并且,这个过程不可逆。失去土地的农民将永远无法回购自己的土地。因此,与其说农地私有化赋予农民土地的全部权利,还不如说赋予了资本吞噬农民土地的全部权利。与其说主流学者在为农民的权利鼓与呼,到不如说是在为资本的利润鼓与呼。就好象将一群肥羊以自由的名义从围栏之中驱赶进丛林,去与早已饿的发狂资本的豺狼虎豹了(流动性过剩)做交易一样。能够平等吗?此时,农民除了被任意宰割以外,那里可能漫天要价、损害城里人的利益呢的呢?一个正常人会担心肥羊会踢坏饿狼的屁股吗?因此,著名学者私有化的高见要么是愚蠢到家,要么是贪婪到骨。建国以后,熟悉历史的毛泽东显然对土地私有化的后果有深刻的洞见和担心,所以才顶住党内走资派的压力,坚决要在农村实行集体化运动。因为,只有在不可交易的集体化的保护下,大多数农民才不会成为流民、难民。农民不会成为流民、难民,中国才有希望。





第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很大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空间。20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证明,土地的集体所有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并无明显的规模和制度的冲突。否则,中国农业产业化根本就发展不到今天。因此,将农业发展与农地集体所有对立起来,不过是一种辩论的诡计而已。而以所谓的现代产权语境、法律语境来解析社会主义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度,更是在南辕北辙、刻舟求剑。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经与梁漱溟先生有过著名的争论。毛曾经批评梁在农民问题上班门弄斧。他的这种自信是有根据的。毛曾经在农村做过很多非常深入的调查,典型如《寻乌调查》、《兴国调查》。而梁虽是了不起的国学大师,也曾经做过乡村建设的实践,但对农民的调查与认识显然不如毛系统和深刻(今天更是无出其右者。主流流行的研究规范是没有调查更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有决策权,比梁、费等大师差得更远)。因此,毛对农村集体化的推动显然有起深远的认识基础和道理。今天的农业产业化的部分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后的农业趋势是合作化,而非私有化。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08/10/8 19:40:43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