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父与子
留守儿童
一个简单的家庭
婚姻与家庭
骆月霞的一家
卫生环境与文体娱乐
普通农家
一个外出打工的农民家庭
吴丽芬:下乡行
杜凯欣:长洲日记
陈海玲:河源调查日记
周嘉雯:长洲日记
郑宝玉日记2007070
龚春玲:长洲日记
张建娣:专访长洲村
张帮俊:小陂村调查日记
李敏华:长洲调查日记
宋惠清:河源日记
程媛媛:长洲日记
谭君虹:长洲6日
 

杨光华:鹤塘村的7天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4427

1600,阿贵带领我们去事先安排好的住处。住处是一幢红砖楼房,二层楼的楼房有八间房,还有一个单独的卫生间,算村子里条件很好的房子了。房子主人常年在外打工,阿贵提前向主人借来钥匙为我们准备着。放好行李后,我们商量决定这两天在阿贵家搭伙吃饭。于是,我们返回阿贵家,提前把一部分住户补贴给阿贵。不一会儿,一个老农路过阿贵家,阿贵指着他告诉我们,老农曾经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老农六十几岁,曾经在部队里当通信兵,负责收发报的工作。由于天快黑了,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个人经历便匆匆离去。

天黑时,一个自称是彭健东堂兄的中年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在征求阿贵意见后,我们和阿贵一起前往彭健东堂兄家吃晚饭。他叫彭钊明,是本地的一个“缘首”,所谓“缘首”就是组织兴建庙宇或办庙会等活动的主要领导者。“缘首”自称,鹤塘村村民要外出办事或外村人要来鹤塘村办事都得事先向他汇报,征得他的同意,有时还得请他签发证明,不然很可能就办不成或办不好。事后,阿贵告诉我们,鹤塘村的村民都得听“缘首”的,谁也不敢擅自顶撞“缘首”和违抗“缘首”的命令,办事前都得事先征得“缘首”的同意。但彭健东例外,他能先办事后报告。因为彭健东、阿贵和“缘首”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是互相支持对方的。有一次,彭健东办事惹恼了“缘首”,后来花钱买了一瓶好酒送给“缘首”,事情就搁平了。

一会儿后,鹤塘村的村长也赶到“缘首”家。于是阿贵、村长、“缘首”一家和我们共进晚餐。饭间闲聊时,得知如今“缘首”一家人长期在外,今天是因为喝喜酒特意回了一趟老家。

饭后,给胡老师汇报了解到的情况,特别提到这里早晚温度低,提醒师弟师妹们多带点衣服。胡老师特别叮嘱这次下乡调研的人多,一定要去每家每户落实住宿情况,也要去农场查看一下具体情况。他还告诉我们要尽可能地帮村民干活,与村民建立好良好的关系,为本次下乡调研打下基础。晚上回住处后,把胡老师交代的一些问题作了简单记录,不得不佩服胡老师安排工作非常仔细和到位。

2300左右,我在迷迷糊糊中睡去。半夜醒来多次,觉得浑身奇痒难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联想到小时候在家里使用被褥前,父母总会拿被褥在太阳下晒一晒,我恍然大悟,主人被褥很久没有使用了,明天一定要带被褥去晒晒太阳。

1126                  星期四                

起床洗漱完毕后,我们去阿贵家吃早饭。到阿贵家时,阿贵已经煮好了一大锅面条。面条难以下咽,我勉强吃了一小碗填肚子。待我们收拾好碗筷后,阿贵告诉我们,老兵需要请两个人帮忙收割稻谷,另三人跟随阿贵一起去收小白菜回来做菜干。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简单的分一下工。朱志锋、丁启洪跟随老兵去田里收割稻谷,胡伟、杨大祝和我与阿贵一起去菜地收小白菜。

阿贵的菜地距家约一千米远,一条宽不到一米的土路弯弯曲曲地通向菜地。但经常能在路上碰见骑摩托车或三轮自行车运菜或稻谷的农民,现在仍住在鹤塘村的村民主要种植稻谷和小白菜,种植小白菜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往年有人来村里收购新鲜的小白菜,每斤四五角钱。但今年不知何故无人收购新鲜的小白菜,却仍有人来村里收购菜干,无奈村民只好把小白菜制成菜干销售,每斤售价大约十元。一百斤新鲜的小白菜只能制成四五斤菜干,而且制作菜干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和燃料。阿贵告诉我们,他宁愿以每斤三角钱的价格卖新鲜的小白菜,而不愿意以每斤十元钱的价格卖菜干。由此可见,市场销路是当地农业生产商品化过程中的巨大障碍,开拓市场是当地农民面临的重大难题和首要问题。

阿贵的菜地共有六七亩,每亩租金每年一百元钱。菜地主要用来种植小白菜、油菜、萝卜、油麦菜、花生、罗汉松、十里香等。菜地的灌溉条件良好,农场至鹤塘村的自来水管道正好埋于菜地下,阿贵从自来水管道引水出来浇地,并在菜地里安装了供灌溉用的管道。另外,菜地里还有三十年前就修好的沟渠,可以用来灌溉和排水。

我们正在收小白菜时,一个农场的工人从菜地经过,阿贵让他带领我和杨大祝去农场。于是,农场工人骑着阿贵的摩托车带我们去农场。通往农场的路是一条宽两三米的机耕道,坑坑洼洼,弯曲而陡险。农场取名鹤鸣农场,占地二百多亩,距鹤塘村村民聚集地三四公里。农场里有一栋二层楼的简易房子,房子主要由砖和木头筑成。楼下是厨房和堆放杂物的库房,正面开敞着,侧面和后面用砖砌了一米高的围墙。楼上有三间卧室,两间库房。卧室四周由钉在一起的木板围起来。楼房十分简陋,勉强能够遮风挡雨。彭健东是农场主,但他常住广州,委托兄弟彭健林负责农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彭健东偶尔回来看看。我们抵达农场时,彭健林正好在楼下忙活,两三个工人正在晾晒竹笋。向彭健林说明来意后,他立刻带领我们上楼查看住宿情况,说平时就他一个人住在农场,非常欢迎大学生的到来。并告知我们,明天他让工人把楼上仓库的货物搬运出去,再去买几床被褥,农场能安顿十来人。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1/1/9 13:33:46
当前页:2/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