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钱有飞:湛江市雷州青年运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
刘旭:迟到的作业
程昊:读书笔记——曼瑟
许永桂:时代的悲剧--再
许永桂:南岭镇考察报告
吴勇浩:《动物精神》读书
王聪: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程昊:读书报告——公共事
许永桂:《叫魂——176
雷城乐:集体行动制度的演
许永桂:林毅夫《中国的奇
唐瑶:《中国的奇迹》读书
何婉虹:读《集体行动的逻
许永桂:读《资本论》论剩
许永桂:基于家庭联产承包
黄茜:暑期调研报告——河
何婉虹:再读合作之《公共
雷城乐:拥抱合作——阿克
汪丽君:《寻乌调查》读
 

唐瑶:《中国的奇迹》读书笔记

作者/来源:唐瑶2013级研究生 点击次数: 2851


一、写作背景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转型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新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交融方兴未艾的经济理论时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向经济学学家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机会和挑战。一方面,中国在几十年经历了典型的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运转以及转轨过程,并显示出鲜明的经济绩效,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世界性的经济改革浪潮对提炼中国经验的普遍意义提出了需求。基于以上因素,《中国的奇迹》一书应运而生。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由于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中国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矛盾,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而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因此就由政府出面,人为的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在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源就要通过高度集中计划渠道进行配置,从而继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之后,在逻辑上便导致了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而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进行统购统销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中的国有化和农业的人民公社,形成与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制度相配套的微观经营机制。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形成即“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然而,传统经济体制并没有实现赶超的使命,却导致8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借鉴亚洲“四小龙”成功经验,作者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战略转轨,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70年代末中国经济开始改革,首先从微观经营环节的放权让利开始,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改革的举措使受压抑部门的得以发展,其具有矫正扭曲的产业结构和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效应,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是,在改革中却伴随着“活乱”现象、通货膨胀、腐败滋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林毅夫等人认为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相对滞后与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从而使发展战略未实现根本的转变是以上问题的成因。因此中国的改革提出从改革宏观政策环境特别是改革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入手、实现战略转轨的要求。

中国的改革方式是成功的,其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是采取了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的收益的渐进式道路。改革中国家的传统经济体制及其弊端都是相同的,改革的道路也应该是相通的。因此,中国的改革经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而不是独特的。

三、研究方法

本书在论证方法上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的严密的研究思路:即提出了理论模型和观点假设,又进行了必要和必须的经验实证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首先提出假说:1982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缓慢是因为违背了比较优势,而发展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1982年之后经济增长快速是改革开放以后实施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进而林毅夫等人对假说做出解释,从逻辑的角度证实赶超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中国50年代—70年代数据,说明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违背比较优势战略;并运用东欧和前苏联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改革失败的例子从反面证明“比较优势”战略。最后归纳法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可能是由于实施了发展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四、本书可能存在的局限

1、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单一因素。而对此我持怀疑态度,传统体制的逻辑起点的因素究竟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值得探讨。

2、林毅夫等人认为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得益于,实施比较优势战略。而韩国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林毅夫等人所说的“赶超战略”的色彩,而韩国一直引以为样板的战后日本,在我看来正是“赶超战略”的典型(虽然林毅夫等人把韩国、日本列为“实行不同战略的经济”国家)。而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日本自9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各种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似乎又证明了“战略转轨”并非林所想象的那么万能的。

3、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历史上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国家为什么也实行了集中命令型的体制?

4、在我国目前的改革过程中只要放弃传统战略,新体制就能水到渠成的完成吗?

5、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究竟如何改革,一直以来是探讨的焦点问题,《中国的奇迹》一书中也未提出行之有效、具体的方案。

6、林认为中国的改革所走的道路是一种渐进式的或进化式,且其内在逻辑上是有序性和不可逆性,但是渐进式改革所带来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例如日益扩大贫富差距。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渐进式改革是否是通向成功改革的唯一途径?

发展比较优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国进一步增强国力的基础。在中国目前劳动力十分丰富,素质差别较大,人均资源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应继续发展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第三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同时提高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我国产业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推动和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的转变,以便把我们的经济发展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5/23 15:37:25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