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钱有飞:湛江市雷州青年运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
刘旭:迟到的作业
程昊:读书笔记——曼瑟
许永桂:时代的悲剧--再
许永桂:南岭镇考察报告
吴勇浩:《动物精神》读书
王聪: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程昊:读书报告——公共事
许永桂:《叫魂——176
雷城乐:集体行动制度的演
许永桂:林毅夫《中国的奇
唐瑶:《中国的奇迹》读书
何婉虹:读《集体行动的逻
许永桂:读《资本论》论剩
许永桂:基于家庭联产承包
黄茜:暑期调研报告——河
何婉虹:再读合作之《公共
雷城乐:拥抱合作——阿克
汪丽君:《寻乌调查》读
 

赵东升:《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读书笔记

作者/来源:赵东升2013级研究生 点击次数: 1143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基于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的跟踪观察和研究,从毛泽东时代谈起,完整地梳理了中国如何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的国度,成功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的全球经济重镇,以及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和波澜,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提出了诊断和预测的一本书。

在过去年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人都将其归功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作者认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在作者看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二元结构的改革——由政府引导的改革和民间力量——共同推动的。民间力量主要由四大块(作者称为四大边缘力量)——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个体经济和经济特区。然而,民间力量常常被人们忽略。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正是这四大边缘力量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先锋。由于这些边缘力量被政府视为经济中的次要部分,并不会威胁到社会主义的存在,因此这些边缘的革命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人们抓住这样的机遇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私营经济的高效率和明显的社会效益,让它获得了政府的广泛的支持,冲破了政治上的抵制,政府的意识形态开始逐渐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政治意识的转变,为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中央政府有了更大的弹性与适应性,能够更快地感受经济上的改变。中国的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得以于二元结构改革的存在,它的存在缓解了政治压力,降低了实施变革的成本,从而使中国在市场化变革的发展道路上平稳而快速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看得见的手的指引下,中国出现的市场经济经常被看作独一无二的,由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所以许多人认为这种发展方式有害于自由市场秩序。但是作者肯定了中国的这种发展,在作者看来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很荒诞的,他们对中国经济危害全球市场秩序的指控,更大程度上是基于恐惧与不了解,而不是逻辑。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改革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经济改革不仅对结束“冷战”功不可没,而且更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大力推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迅速让数百万民众远离了贫穷,提高了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时中国的崛起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榜样(近年来越南一直在模仿中国的发展模式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中国通过打破西方社会对市场经济的垄断,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并通过拓宽市场经济的文化背景与多样性,加强了全球市场秩序。如果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仅仅限于社会,而是在不同的文化与政治背景下繁荣发展,全球自由经济秩序将会从此变得更加坚韧与可持续。

中国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到底能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到何种地步呢?罗伯特·福格尔在20101月的《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文章预测中国经济到2040年将占据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美国只能占14%。福格尔的这一预测引来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然而,作者对中国经济持有的乐观态度与福格尔教授相同,作者认为即使将福格尔的预测减半,也不能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在作者看来。作者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首先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中国依旧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渴望着进入城市,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这为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创造了空间,这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其次,没有任何市场经济可以在制度真空中运作,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包括政府、法律、社会形态及道德标准等非市场制度的约束,尽管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市场制度的形成相比毫不起眼,但其对中国市场经济前景的影响非同寻常。

虽然作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硬伤。在“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看到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由于缺乏创新能力,没有一点核心产品拿到市场上去竞争,都沦为外国企业的代工厂,产品的利润大部分都被国外企业赚走,我们只能拿到可怜的一点辛苦费。而且企业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什么“中国创造”在市场上寥寥无几呢?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创新乏力根源是思想市场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中国大学受政府的行政干预。改革解放了中国企业,它们获得了自由,坦然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同样在改革年代,中国的大学与自由和竞争却渐行渐远。中国的大学和整个教育体系依旧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大学更像一个意识形态无孔不入的行政官僚机构,而不是一个学府。政府无处不在的行政干预,使中国大学表现平庸。学校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政府,而不是提供创新性的研究与教育项目。缺乏自由的思想市场直接导致了科技创新乏力,这早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致命的软肋。因为缺乏创新和残存的政府垄断,中国企业家们几乎没有什么创业机会。因此,接单生产而不是发明属于自己的产品,成为大部分中国企业家主要策略。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6/13 9:33:51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