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冯邦妍:农业调查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2070

农业调查

                 冯邦妍  20120700237

    我的父亲出生在农村,每年春节我都会跟随父亲回到广西博白顿谷镇利罗村探望爷爷奶奶,对农村情况还算熟悉,对农民的生存状况体会较深.但是近年来,农民的辛苦和努力没有收到预期中的效果。带着疑问,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我对利罗村的农业现状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其结果令人深为惶恐,我的结论唯有四字:农业告急!
  
一、民不安位
   当前的现状是农民不安心务农,很大部分外出务工.外出务工的人群中,决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本应是农业的主力军。老人和妇女出去的相对就少很多,并非其不想,而是他们出去就业的机会远不如青壮年多,即使能就业,只要是正当职业,其劳务收入也远不能和青壮年相比。所以妇女随夫务工,多有不做工而只是做饭洗衣带孩子的(我称之为务工随军团),人数不少。而在家的人群,或可用老弱病残一个词来概括,即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二字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
  中央鼓励转移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但结果是转移了农村大部分的骨干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必要的也是大势所趋,但一直以来无计划、无节制的转移客观上是抽了农业的筋,这种结果对农业是灾难性的。
  缺少年富力强的、易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的这一部分青壮年人群,要发展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是不可想象的。
   二、农业基本劳动力不足  
   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居多。而在农业生产中,青壮劳动力本应是主要劳动者。
  (二)在家的还应除去学生儿童、经商者、残疾等其他非劳动力情况(我这里的比例是25.1%)。事实上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多少?
  (三)现在实际在家务农的农户中,五六十岁的算是主要劳力。这老弱并非不能务农,但其劳动必然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其劳动力远不足以比青壮年。留守老人被逼着干很多青壮年才可胜任的农活,很多高龄老人也不能除外。这本就是强人所难,强老年人之不能。
   2)其单位人数要耕作的平均土地面积大大超过以前;  
   3)在家务农者的积极性远不能和过去相比,有三个原因:一是农业已无利可图;二是中老年劳动力的吃苦耐劳能力不能和青壮年相比,也已不能和过去相比;三是留守妇女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能算作真正的劳动力的,因为她们的耐苦性尚不如中老年劳力,她们虽没有外出,但心态和务工随军团是相似的。
   (四)其年龄和知识呈结构性缺陷。我国在家务农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7.8%(其中文盲占21.2%,小学文化占56.6%),初中文化占20.7%,高中文化只有1.5%。他们接受新技术和新观念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耕地上运用的技术全面停滞和退化,其结果是广种薄收。 

    三、民不懂农
  (一)不懂  
  具体表现在对农业生产满足于现在的经验,不探寻新的东西;很多农户的庄稼常年是同样的问题,但年年是相似的错误。
  现在在家务农的农户还固守着以前的东西。十年前推广的一些新技术,效果还不错,因为那时务工潮才刚起势,大多数人还在家认真地守着庄稼;但随着务工者一年比一年大幅增加,新技术的运用也随之一年一年地大幅回落。农户运用的态度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因为现在他们已——  
  (二)不愿懂
  虽然还有些大中城市缺粮,但在农村,除开极少部分困难户,粮食总是要不完的(虽然优质粮还不普遍),农户已经不需要拼命才能生存。既然有主要劳力再外务工挣钱,在家的只要口粮足够,再有一些备用钱就行了。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义务为国家缺粮负责,因为粮食不好卖,价也不高。富裕的期望既然已寄托在外出务工者的身上,在家的自然就不必如往年般劳累,自然也不必费心劳神学新技术;前几年已推广的新技术在他们认为不麻烦的前提下可以幸存下来,如嫌麻烦则不能幸存。在和农户的交流中,发现这是普遍的看法。
  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苗头!务农者自应已务农为本,但当农民因为各种原因都不愿把务农当回事的时候,农业也就处在存亡的边缘。农村缺的不是人口,而是有能力做好农业、发展农业并有此强烈愿望的务农者。

 

  四、田园荒芜
    (一)耕作质量停滞不前或退化 
  表现在粗抓大春、放弃小春。前面指出现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大不如前,大春既然可以忽悠,小春更可放弃(不种或种而不管),至于其他粮食作物就更是有聊胜于无、甚至可有可无了。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复种指数,利罗村实际耕作面积的复种指数和以前相比是可怜地低(数据显示:各户在家务农的人数越多,其平均每人种植面积越多并且复种指数越高,反之则少并低),粮食生产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只是水稻生产。
  由于实际务农者中老年占多数,他们相信的是自己的经验,其观念和精力难以接受和运用新的东西;留守妇女头脑中根本就很少有用新技术的概念。故传统耕作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并在不断退化。
  十年前左右,依靠政府指令行为推广旱育秧、旱地改制等新技术,那时大多数青壮年还在家中,虽然阻力大,但还有相当大的容易接受新技术的对象群。其后随着这个对象群的逐年流失和缩小,加之政府指令行为的逐渐淡化,原来推广并固定的技术也逐渐粗放和徒具形式。政府指导性行为代替指令性行为是进步的,但客观上也逐渐使农民对政府的一些正确的东西也不再轻易接受。 
  新技术的推广也一年比一年难度增大。我问了所有的对象户,他们的说法大致有三条: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5/3/16 11:08:22
当前页:1/3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