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岳小曼:乡村变迁之我见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299




乡村变迁之我见

——读《江村经济》有感

岳小曼 20140304056

读完了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我颇有感触。这个位于长江下游太湖东南岸的一个小村庄——开弦弓村,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在费老先生对其进行深入的实地研究并写下此书之后,成为了研究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经济存在和变化状态的珍贵范本。费老细致的观察和详实的描述,使这个村庄的各个方面的生活内容如同画卷一般徐徐展开。未曾身临此地的读者,也可以略窥一二。

费老笔下的开弦弓村,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传统的制度受到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影响,两种力量相互作用,逐渐生成符合社会生产条件的新产物。在这总体变迁过程中所发生的农村家庭生产生活模式的变化情况和前进方向,正是此书所描述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下文思考的依据。

一、生活方式的变迁

《江村经济》中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的角度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活方式。这里我想讨论一下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书中指的是包括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的生育单位。开弦弓村中,一个家的成员人数平均为4人。从传宗接代的重要性来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无疑是家庭组织的重点。父母从孩子育成时开始承担相应的责任,尽力养活孩子,在孩子成为正式的社区成员前教他们必需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并在孩子长大成人后为他们挑选配偶,完成婚姻。

其中,婚姻问题是值得注意的。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由父母为子女全权安排的,即将成为夫妻的男女双方很大可能之前未曾见过面。年轻的独立的家庭从双方父母手上分别获得一定的财产(聘礼或嫁妆),以支持新生活的延续。由于这样的结婚费用较高,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还存在表亲婚姻和养“小媳妇”的习俗。我们知道,现在已经是自由恋爱的时代,关于包办婚姻压制精神的不合理之处也可轻易道来。但是,对于处于封建时代的农村群体来说,父母包办婚姻的方式还是比较适用的。低下的劳动力水平和对粮食供给的需要,决定了家庭稳定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以集中式的农业劳动来确保供给的稳定,相似的思维方式和经济条件即一定意义上的“门当户对”也保证了家庭结构的稳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个人选择权利的追求必然导致包办婚姻向自由恋爱转变。

另外,关于财产与继承的问题。村中实行的是家长集权经济,财产所有权都几乎集中在家长手中,尤其是父亲,家产的使用权则大体上是全家共同所有的。随着父母年老依赖程度的增加,他们的权威也按比例地缩小,直至父母去世,儿子才完全拥有所有财产。在此之前,则要尽心尽力履行赡养的义务。继承和继嗣,是两代人相互关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继承这一方面,尽管在1929年生效的新民法规定的继承原则即为双系继承,这个村子当时却未有因此发生实际变化的迹象,仍然按照“父系传嗣单系继承”,女儿没有继承土地房屋和其他财产的权利。这表明了男女平等在当时实际上是谈不上的,女性更大程度上被视为以生育功能为主,劳动奉献程度低,社会地位较低下的存在。当然,对于这种认知的改变是缓慢但必然的,一直以来女性的独立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单系亲属关系转变为双系亲属关系的过程,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思想的解放。

二、生产方式的变迁

本书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开弦弓村的经济生产生活,其中第十二章蚕丝业是饱受好评的一部分。同大多数农村一样,农业在这个村子经济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个地区的主要作物是水稻、油菜籽和小麦,并且因为这里“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的发展是很有优势的。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蚕丝业成为了这个村子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开弦弓村也是中国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以往属于家庭手工业的蚕丝业通过一系列改革渐渐转变为工业化生产。促进变革的外界力量主要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人才的参与。同时,政府和当地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费老描述了该村蚕丝业改革的整个过程,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了改革中的困难:改革者未能控制价格水平,直接的因素是资金问题。传统与新兴力量的碰撞总会产生摩擦,需要在不断磨合改进中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一个小村蚕丝业的发展和变迁也是整个社会资本、文化、技术变革的体现。

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点明,但我们可以发现开弦弓村甚至当时大部分农村地区正面临着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尽管自然地控制了孩子的出生率,人口增长仍是一个必然趋势。并且有限的土地面积和现代机械的使用,更是造成了劳动人口的剩余浪费。蚕丝工厂取代家庭工业对妇女劳动力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同时这种人口流动对农村社区的传统社会结构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新的经济来源吸引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成为工业发展的劳动力基础。

在书中的最后,作者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的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作者认为该村当时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针对这一点,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之间选择,后者应该是被迫的无奈之举。诚然,现阶段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针对农村问题早已有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费老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依然有研究的意义。现在农村距离整体富裕还有较大的差距,劳动力过剩也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农产品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常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离开土地、来到城市的农民又面临着权益得不到保障、难以照顾老人孩子等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仍然是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迫切需要正视和亟待妥善解决的问题。

三、感想

《江村经济》这一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实在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首先,文字平实易懂、结构清晰、逻辑清楚。使得读者不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不需要劳心费力的理解,即可明白本书想表达的内容。其次,描述广泛深刻、全方位、多层次。从各个方面记录了农民的生活、文化、习俗,并且深入挖掘其背后潜在的价值观。另外,作者不仅仅重现了一个静态的画面,更是以动态的、宏观的、发展的角度来展现。同时,对于调查地的观察细致入微完整准确,又以客观不带偏颇不带个人情感色彩的语言传达给我们。最后,由于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等的限制,这本书在调查数据的丰富性上稍有欠缺,未能完全概括中国江南基层社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但至少可以成为范本,以供参考。

正如费老自言的那样:“这种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宏观的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这种调查方法在此之前很少有人运用,在此出现之后则成为了颇受青睐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现代对于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多少受到此风格的影响。现在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初学者会为了写论文而生搬资料硬套公式,机械的重复程序化动作的模式。这实际上偏离了学术调查的初衷,浪费了本可以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消耗了思考和表述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做研究、写论文的时候也应该像这样“沉下去”,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培养自己的思维逻辑。有实际的积累和自己的分析,才能做到以准确的言语表达平时有所察觉又难以表述的情景现象,才能做出优秀的学术调查。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12/22 0:15:31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