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15 温家喻:农民之痛苦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603

班级:15级经济1    姓名:温家喻    学号:20150700013

农民之痛苦

一九二八年井冈山会师之后,蒋介石组织了两次“会剿”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蒋介石还是决心要继续进行“会剿”,第三次分兵五路继续向井冈山进发,井冈山的兵力不够防守,毛泽东想出了“围魏救赵”的办法——向赣南挺进。赣南一带地域辽阔,山区居多,而且盛产粮油,能够自足。国民党的驻军在那里不多,党又在那里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十分适宜开辟革命根据地。当红军经历千险万难终于攻入赣南之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部队终于获得了休整,因此,他才得以有时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寻乌调查。

当时在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很反对这种风气。就在《寻乌调查》完成的同一个月,毛泽东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里面明确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可见,毛泽东非常重视调查工作。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的这句话是最为贴切不过了。

   毛泽东在《寻乌调查》里面说道:“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很明显,这次调查带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这一次调查来增加红军对于国内的富农和商业在寻乌附近的状况的认识,进而制定出正确的对待富农和商业的政策,从而为建立更加广泛和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奠定重要的基础。而建立革命根据地所依靠的重要力量就是中国的农民。

   毛泽东的这篇调查报告兼具文学性、社会性、考古性和政治性,是一篇出类拔萃的调查报告。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毛泽东亲自积极走到寻乌县城里面亲自去做调查,因此,《寻乌调查》这篇调查报告能够运用大量的民俗资料,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到十分亲切自然和接地气,并不存在那种充满学究气式的高高在上俯视整个寻乌县城的感觉。同时,毛泽东还使用了非常精确的数据来反映寻乌当时的情况。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挥到了极致。尽管毛泽东在调查报告的开头也指出了这篇调查报告存在的不足之处:“没有分析中农、雇农与流氓。还有在‘旧有土地分配’上面,没有把富农、中农、贫农的土地分开来讲”,但是这篇调查报告已经非常完整地再现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寻乌县城的真实情况了。八万多字的《寻乌调查》,确确实实是调查报告精品之中的精品。这篇详细的调查报告,十分鲜明地揭示出当时吃人的封建生产关系,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农民所遭受到的痛苦详细地描绘了出来。无疑,毛泽东并没有直接地对农民的悲惨状况抒发出自己的情感,但是,毛泽东在寻乌的农民和土地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足以看见他对痛苦的农民的同情。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篇调查报告中关于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这一章里面调查剥削状况的部分,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剥削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从古至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就一直导致中国的农民被地主剥削和压迫。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底层阶级,一直遭受着地主阶级的剥削。中国的土地问题和剥削问题其实来源于:地主通过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进行土地兼并,从而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毫无疑问,地主就是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和地位优势来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因此,毛泽东着手调查了三种不同的剥削形式:地租剥削、高利剥削、税捐剥削,这三种情况可谓是对当时的寻乌县城的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当时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剥削和资本主义剥削混杂在一起,这使得要认识清楚农民问题更为复杂。就像毛泽东在调查报告里面的目录中所描绘的那样:“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八点二五五的贫农和中农,要向百分之三点四四五的收租地主缴纳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地租,有的交不起租的贫农还要向地主借谷利,希望能通过明年的好收成来抵偿今年欠下的地租。”这是一种多么不平等的制度!由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农民没饱饭吃,使得那不足百分之五的地主好吃好住,难道地主生来就高人一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地租剥削和高利剥削混杂在一起,使得农民永远都翻不了身,每时每刻都活在地主盘剥的阴影之下。毛泽东在调查报告里面也指出:“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寻乌当地人还有一首歌谣,这首歌谣最后四句唱到:“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姊穷妹爱团结,团结起来当红军,当到红军杀敌人!”很明显,红军在寻乌地区的土地政策是很深入人心的。红军进入了寻乌城之后,很多在政治上的反动地主都跑了。掌握了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也就掌握了革命的力量、掌握了生产,保证了红军的需要。

   除了以上两种剥削形式之外,寻乌城还有税捐剥削。这种剥削是国民党反动政府施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苛捐杂税引起的社会矛盾大规模爆发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是每一个腐败没落的王朝最喜欢做的事情。当时的寻乌,商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同时,寻乌县城里面大概有八种苛捐杂税,其中有一种叫“护商捐”的,对一切远途过往的货物都要征收税款。这种名为“护商捐”的东西,老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商民恨得要死。这种税收征收了之后的用途居然是“国民党经费、靖卫团经费,甚至公安局没钱用了也要拨一份给它”。这里面能搜刮到的油水真的是可想而知了。中国当时整体的商业并不发达,国内也没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普通商人依靠自己转运货物到各地去卖并不能赚到多少钱,到头来,分摊苛捐杂税的苦头肯定有属于农民的一份。赣南地区山区多,山路崎岖,而且经过长途跋涉,商人肯定是十分辛苦的。在红军进入寻乌城之前,国民党政府居然按照货物的件数来对货物进行征税,商民们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红军进入了寻乌城之后能得到寻乌老百姓真心的拥护和欢迎吧,因为反动的地主和国民党的反动人员对百姓的剥削太厉害了,而且反动的人全部都逃跑了。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7/11/19 11:49:27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