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陈倩婷:我读江村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386


   我读江村

   我怀着十分敬佩的心情翻开费老的《江村经济》,在此之前,我对本书的分类和费孝通先生未有任何了解,认识仅限于“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于是当我阅读时,被那科学的社会学人类学论点给惊艳到了,我才发觉这是一本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人类学著作,融会贯通了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跨学科著作。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社会学、人类学的读者,本书提供了我跨学科的思维和视角,让我在阅读时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另外之前刚好看完毛的《寻乌调查》,不禁让人会两相比较,趣味盎然。

   有时候读到自己感兴趣的书,便会不知厌倦地一口气读完,以获得阅读的快感,于是我先通读了一遍《江村经济》。看完后的确是畅快了,但又觉得自己没能认识到书里更深刻的某些东西,而越发觉得自己肤浅。所以,我想看看他人是如何看江村的,我又打开网页搜索费孝通先生的相关资料,和知乎、豆瓣上的一些书评。这让我对《江村》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启发了我该怎样去思考这本书和领略其中的精华。然后我决定再读一遍《江村》,细读。

   第一遍读的时候,像看故事,兴趣促使人一页一页地往后翻;第二遍读时,就是带着思考,着重在于咀嚼和回味书中精彩之处。加上通读之后,对整本书的内容和作者的布局已有所了解,为之后二读、三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无疑这是一本值得多看几遍,反复推敲的著作。

   这篇读书笔记我依然分成两部分来写,先写我读江村收获的知识以及启发,再写关于调查报告的笔记。

   (一)

   首先来讲一下作者费孝通先生。

   费孝通先生是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在1936年即25岁那年在开弦弓村开展调查,27岁就写出了对学术界影响深远的《江村经济》,可见费老的天赋与努力。在这也不得不提一下当年费老写作时的背景。1935年的冬天费孝通先生和新婚妻子王同惠在广西大瑶山考察时不幸遇险,新婚108天的妻子死了,他也负了重伤。身心的打击没能阻止年轻的费孝通继续探索学术的步伐,也许在他心里,这是祭奠亡妻最好的方式了。所以每当我们翻开书都会看到“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事实上,这仅仅只是他当年遭遇的个人的不幸,而70多年前的中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日寇猖獗,民国在混乱中摸索三民主义,中共还在崛起。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可他却依然奋不顾身地投入学术之中,坚信“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之上”。我们试着从个人的不幸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一个男人,深沉的爱国忧国情怀让他在新婚妻子去世的巨大悲痛下也要振作起来,这是爱国,也是爱妻子,最好的方式了。这是在苦难中孕育的知识分子,在何种悲怆下也不会选择逃避。从著作的字里行间,从作者对形势的客观描述,甚至是对政党的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年人的责任感与担当,一个学者的冷静与思考,一个人类学家的达观与睿智。

   全书语言通俗易懂,而没有学术论文的晦涩,作者通过对农民生活状态、经济状态、家庭关系等的详细描述,再现了中国的一个江南小村的变迁,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的变迁,中国工业变迁下的农村,以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锋,拓宽我们的视野。亦如前面提到的跨学科视角,让我从中获得了不少的见识,也启发了我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看问题。下面我将列举一些读书笔记。

   1、 农民的局限性,缺乏教育的机会导致的高文盲率,又复而导致对下一代教育的不重视。

“由于农民缺乏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率高,这使得改革者在实施训练计划中发生很大的困难”“社员对投票制度完全不熟悉,他们也未想过行使投票的权利来管理工厂。他们只关心以利润形式分给他们的实际利益,对工厂的其他工作很不了解。他们不知道根据什么他们可以要求利润,正如他们不知道根据什么他们要给地主交租”。

家长是文盲,不认真看待学校教育,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人们眼里,还不如孩子们割草直接为家庭收入做出的贡献大。另外学校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制度也和经济状况不相适应,两者的结合,让科学文化教育无法在农村顺利展开,这是不利于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甚至可以说,从长期来看,这是阻碍社会进步和变迁的。

   2、 算命先生存在的合理性。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但在这之前,我从没思考过算命先生的存在,基于什么理由。要知道,在以前算命先生可能称得上是决定姻缘的那个人了,那为什么婚姻爱情不能自主选择,而是听凭一个外人的意见呢?原来是因为传统的父母挑选完美好儿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挑选的人容易出错,为了避免归罪于人,便把错误的责任推卸给上天意志,所以算命先生就充当作出决定的一种工具了。“但必须明白,真正起作用的挑选因素,首先是男孩父母的个人喜好”,算命先生“对每个女孩命中的优点加以介绍,并圆滑地让他的顾客来表示她的真实态度,并以此作出决定”,但这都被假装说成是天意。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7/12/7 0:17:20
当前页:1/3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