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李晓琪:江村缩影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941

土地,相对之下给了人们持久的丰收期望,人们觉得这是份风险小得多的工作。土地带来安全感和占有动机,还有个人的财产继承、亲人的依恋。土地是人格的一部分。现代的房奴可以给我们带来对比思考,房子带来的了踏实和安全,甚至是女性衡量男性《靠不靠谱 的指标之一,进一步,房子和土地一样都是长久的需求,需求又促使其产生交易,投资和金融诞生。有土地地租收租局,也有房地产中介。地主联合会能决定收租数量,甚至能利用县政府权力,一是财富和政治权利关联,二是制度或契约约束无奈。萧条下,乡村经济的大锅里,农民、地主、政府都在沸腾。

才知那个年代,中国的乡镇竟有技术学校,且承担起了传播现代工业技术的重任。一方面,技术学校在寻找传播推广的机会,另一方面,陈周等人擅于利用其才智寻找方法契合解决百姓当期家焦急的需求。同时,这样一种双方的互补的实现,即要达到一致的目的,还需有有效的组织来筹划行动,潜在的力量在一定的新知识群体的努力下转化为现实力量。不过变革路上有惊喜有沮丧,人们一边接受改革,一边怀疑,荣氏,变革里又不断有新的领导思想产生,也不知谁先谁后,总是,好在有人看到了更远的价值。

至于十三章对养羊业的介绍,虽说这是基于生丝价格下降,人们寻求新谋生方式的途径之一,但本章我读后仍有许多疑惑。选择养羊是基于有市场需求,但光凭市镇上偶然的一家收购羊胎和羔羊的店铺便便可确定有充足的未填补的市场空白需求?二是无论是羊户还是收购户,羊、养胎、羊羔的用途是什么?在这样一个水乡处,养羊业是否高效?由于对这  南方的羊的好奇,短短的这一篇幅并未满足我的进一步好奇。

物品或劳务的交换时社会纽带的具体表现。这种交换包含了亲属间的,也有陌生人之间的。更多的时我们认为这种交换形成的是物质性的贸易,但这样的交换遵循的市场价格,而熟人间的交换取决于亲密度,越亲密对等的交换久越少。交换的产生基于分工化的发展,人的需求时多样化的,单纯的个体生产并不能满足生存需要。种种交换带来了人际交往和关联,甚至乎时固定的门道。比如说,以航船为例,船主的收入既不是靠渡船也不是靠收取"代购费",而是从生产者那里获取一定数额的佣金,铺主们以来着船主维续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甚至乎做起在那丝里注水加重以及商量扣钱的事。贸易区域也呈现出村民个体在整体的贸易中处于艰难的维持境况,市场的力量似乎在这样的小区域里仍然发挥着强烈的作用,导致各方面的变化。但在农村里,人们的意识停留着那一串串的数字,没有对背后供需的认识,因而可以看到这种认识的缺乏也延误了调整的步伐。些许的补充性调整(养羊、女性前往城镇等)并未有根本性的作用,流动的力量对传统的家庭稳定性提出挑战,但外界的需求力量不足又不足以使得这股力量与传统力量进行强有力的抗衡,生产的进步、意识的进步都是缓慢的。但是绝非彻底无望。

 

第十五章——乡村金融

乡村金融和信贷有其产生的一定背景,萧条时有资金借贷需求,丰裕时无投资去处便有了储蓄需求。财富分配不均又导致资金流动。农村信贷体系不同现在,仍有其明显的特征,其一,核心仍是亲属圈,其二,资金用途上礼仪性开支比生产性更略胜一筹。再次看到亲属圈在经济上发挥的作用,这样的信贷系统有效程度并不是取决于被借款者的储蓄货资金能力。不过反过来,信贷系统的有效性也反过来影响了亲属联系。当然也有跨越亲属圈的例如乡村向城镇的借贷,但利息的界定仍是围绕债务人和债券人的亲密度的。钱情难分。

 

第十六章——恶性循环如何打破

农民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收入降低,生活质量质量,生存面临风险。在进一步思考更大层面上的改革的前提下,无非是需要满足物质上的需求。黄土地上,基于时代的生命孕育于,于是有了情感和精神的寄托,生存的依赖被扼杀,不得不有了改变的诉求,饥饿使得土地上的生灵迷茫难寻新的发展之道,小部分人燃起的乡村工业火苗至少给了一个方向,能短暂的解除农民的痛苦。费老提到"恢复农村企业"才是根本的措施,企业的概念也许不太恰当,至少,在现在看来,称不上企业,但是有合作社的影子的,且模式上时成功的。所谓"内部的冲突"在开弦弓村也不够强烈地显现,在外部的侵袭下,内部更多是基于新知识匮乏和更新动力、具体方向的迷茫。过去我们依赖的是经验,但经验显然在那是已经落后,新的东西有更强大的生产力,但我们尚未接触,这是大环境下所致的,也是个体层面难实现改变的。一部分人在偶然或非偶然的情况下接触了的新世界,他们才是桥梁,他们的坚持和努才能让减速的马车更换成更快更高效的四轮汽车。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8/1/3 11:51:19
当前页:4/4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