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冼颖瑜、梁丽霞、高燕兵:
刘柱强:返乡调查日记
陈浩鸿:liuheqai
董磊明:村将不村——湖北
黄宗智:舒尔茨理论的对错
李秀林等:黄石村的服务业
陆雪玲等:东江河上的平凡
薛雁等:黄石村外出打工调
陈彦涛等:琐碎的农村生活
严伟坚等:一个多种收入的
薛雁等:黄石村的外出打工
张威等:黄石村的医疗与医
张威等:黄石村的政治与
薛雁等:黄石村的加工业调
张威等:黄石村的农地与农
连滩镇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谌新民、杨永贵:民工短缺
郭璐:黄石之旅
林雨浩:西南村调查
高广成下乡日记2篇
 

符华金等:遂溪县东圩市场部分行业经营状况调查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2068


遂溪县东圩市场部分行业经营状况调查


符华金 彭宝宇 袁达成


前言:今年暑假的8月份,我的两个好朋友彭宝宇、袁达成分别从老远的珠海、台山来到我的家乡遂溪县。根据事先的计划安排,我们三人将从810号到816号这七天时间对遂溪县东圩市场部分行业的经营状况展开调查。经过讨论和走访,我们小组把调查的范围定位于东圩市场的蔬菜交易市场、中草药市场和理发业、家禽业等行业,由于蔬菜市场的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选择了对蔬菜市场进行重点调查,并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而对其他几个行业经营状况进行初步了解。调查大部分是在凌晨4点到早上8点这段时间展开,因此也是考验我们耐力的一次调查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了观察和个体调查两种调查方式。经过7天的调查,我们掌握了关于东圩市场行业经营状况一万多字的调查资料,并形成了部分的调查初稿。在整理资料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写作出了我们小组的调查报告。


市场基本概况:东圩市场位于遂溪县遂城镇的中心,与遂溪县最大的零售市场遂城镇中心市场紧密相连。通往湛江市区的大路文东路、进入城区的必经之路遂廉路和城区繁忙的大路中山路包围着东圩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流量旺盛。在市场周围分布着密集的城市住宅区和稠密的村庄,巨大的城市消费市场和庞大的农村供给市场为东圩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可能。东圩市场的占地面积和交易量在遂溪独占鳌头,在整个湛江地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东圩市场从1998年开始开始重新规划,先后建立了1500平方米的服装零售市场,饮食服务一条街,鲜鱼批发市场和水果批发市场,随着市场的重新布局和东圩市场的重新定位,新兴理发业、美容业等服务行业也迅速崛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来单一的菜、鱼、兽肉和简单服务业发展到拥有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性农贸市场。逢圩时间,这里人山人海,客流量非常旺,不仅当地人到这里赶圩,而且外地也有很多人来到这里进行批发和零售等生意活动,并且进行的都是大宗的买卖。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市场管理混乱、盗窃、赌博、不良饮食、乱摆乱建等影响市场的行为经常发生,严重影响着东圩市场的形象,给东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麻烦。


现在,东圩市场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行业,其中蔬菜、理发业、水果、饮食业等是东圩市场的支柱行业,中草药、家禽、美容业等是东圩市场的行业构成部分。下面,根据我们小组对这几个行业特点的分析,我们选取了蔬菜行业做为我们的重点调查对象,在对蔬菜调查的空闲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东圩市场的理发业、中草药业和家禽业。


蔬菜市场:在东圩市场上,最旺和销售量最大的要数蔬菜。市场的交易时间从凌晨1点开始,一直延续到早上八点,交易的大多是10斤以上的大宗蔬菜,有本地菜农和菜客之间的大宗交易,也有本地和外地大菜客贩卖到外地交易的。拿到外地的蔬菜一般质量都比较好,且价格相对于本地的要贵一点。由于正值暑夏,雨水频繁,台风酿灾,瓜菜极难种植,市场上可供交易的蔬菜品种不算多,且价格极贵,有些菜甚至逼近一些肉类的价格,吃肉比吃菜划算多了,一些家庭主妇叹息着菜价的昂贵。在众多的蔬菜品种中,要数豆角的数量最大,量大不便宜,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即使再多的菜也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非常时期,我们对市场上的菜价进行了跟踪调查,以期得到一些基本的规律,七天下来,我们把批发和零售菜价的调查对象集中在豆角、空心菜、和青菜三种菜种。根据调查,菜价变化如下表所示:表一:部分蔬菜批发菜价图示(单位:元/斤), 注:以下均为均价时间/蔬菜 810 12 09 18 811 12 09 16 812 11 08 16 813 11 08 15 814 10 07 15 815 11 08 16 816 10 06 15 数据来源:小组三人分工,每天于市场观察众单交易而得。


通过以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七天下来,菜价基本没多大变化。85号,在本地刮了一次八级的台风,对蔬菜的影响很大,头两天由于台风刚过,菜农家里的蔬菜受台风的影响,不是断的断,就是死的死,一段时间内很难把菜拿到市场上卖。况且近段时间很多地方都遭遇自然灾害,外地供应本地的蔬菜相对平时也有很大幅度的减少,所以,蔬菜价格普遍比较高。从12号到14号三天,由于遭受台风袭击的部分蔬菜已经恢复供应,尤其是空心菜和青菜,所以,市场上供应的蔬菜相对前两天有所增加,价格有微小的回落。15号比较特殊,今天由于是圩日,从农村来到东圩市场赶圩的农民增多,增加了东圩市场的需求量,虽然蔬菜也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没有人流量增多的幅度大,因此价格相对前两天有微少的提高。10号到16号蔬菜总体价格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已经有下降的趋势,下降是必然的,就看下降的幅度是多大。表二:部分蔬菜零售价图示(单位:元/斤),注:以下均为均价时间/蔬菜 810 15 13 22 811 15 13 21 812 14 12 19 813 14 135 18 814 135 10 17 815 14 12 20 816 13 09 18 数据来源:小组三人走访不同档次摊铺对比分析取平均而得。 据菜客(蔬菜零售商)介绍,一般来说,上面几种蔬菜,他们在早上的时候一般是赚0.5/斤,因为早上买菜的人比较多,且蔬菜还比较新鲜,卖出高价格不是难事,但随着一天时间的推移,买菜的人逐渐减少,如果早上还有很多菜没卖出,那么,中午过后,他们就要减价卖出,一般赚的利润在0.2元-0.3元,有时也有亏本卖出的,但这段时期一般都在中午之前可以全部卖出。如果卖到傍晚还有剩下的,那么他们就要倒在路边任其烂调或者让搞饲养的农户收购。 一位菜客一天收益调查:东圩市场上的菜客大部分是女性,这次我们选择了一位年约35岁的中年妇女。她每天早上要凌晨3点从家里出来,然后在东圩市场上向菜农买进蔬菜,再拿到市场内部的一条街上摆摊,她没有固定的摊铺,她在这里摆摊也只可以摆上两个小时左右。一般来说,她每天要在六点半之前全部购完蔬菜并把蔬菜整理好,七点钟之后,进入买菜人流高峰期,因为住在附近的城市居民要准备早餐和午餐,所以这时蔬菜最好卖也最好赚。一般情况下,她一天会购进三种蔬菜进行零售,她的蔬菜属于中下等,主要面对城市年老居民和一些追求低价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在我们调查的当天,她以1.2/斤的价格批发28斤凉瓜,以1.5/斤卖出,也有1.4/斤卖出,据她介绍,像凉瓜这种少量的菜种,她早上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全部卖光,按照卖出一斤凉瓜的平均利润计算,卖出凉瓜她能获得:0.25/×28斤=7(元)。另外一种是黄瓜,她以0.45/斤购进黄瓜,总共183斤,在购进的三种蔬菜中数量最多。在她零售的过程之中,她以0.55/斤的价格批发93斤给一位贩运到廉江的菜客,在此过程她获利:0.1/×93斤=9.3(元),剩下的后来据她介绍,每斤的零售利润均价为0.12元,每斤最高赚0.15元,最低0.1元,因此,剩下的黄瓜获利:0.12/× 90斤=10.8(元)。另外,她还以0.7/斤的价格购进17斤的空心菜,由于空心菜销量旺,早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内,她以1/斤的均价全部卖完,获利:0.3/×17斤=5.1()。综合她一天所卖出的全部蔬菜,再结合税收(2/天),胶带(3/捆),她获得的总利润是: 79.3+10.8+5.1-2-3=27.2() 外地菜零售 :胡萝卜、大青麻菜、土豆是市场上常见的外地菜,这些菜原种地为云南、贵州等地,在湛江地区,霞山为集散地,湛江很多县市的中小菜客都要到霞山农贸市场去购回外地菜。本地很多外地菜都是从霞山那边购回,此类菜外观优美、口味新鲜,深受本地人欢迎,价格自然可以买到很高,胡萝卜零售价1.5/,大青麻1.5/斤,土豆0.8/斤,利润和销售量相当可观. 市场交易行为:东圩菜市场的交易行为与一般的城市交易行为不同,由于农贸市场的特性以及对行为交易行为的约束力的欠缺,东圩市场上短斤缺两的事经常发生,而根据我们的跟踪观察,我们发现了一种更有趣的交易行为。812日早上,我们很幸运,又遇到810买珠生阿伯(我同村的菜农)豆角的朱阿姨(菜客)。好像她很钟情于豆角,在这几天豆角价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她还是不断地购进豆角。这次她是向一位年约50岁的阿姨买。朱阿姨一开始是咄咄逼人,讨价还价的口气里还带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架势,根本不给那位阿姨一点还价的余地。虽说那位阿姨看起来很和善,但她一直坚持着价格,不让朱阿姨有任何压价的机会,不管朱阿姨怎样讨价,她都一分不减。她的豆角还很嫩,看起来没有老豆角那样鼓胀,外表看起来很有质感,虫子很少。这么好的豆角难怪朱阿姨开1/斤那位农民阿姨都不卖。最后,在双方争持不下的情况下,朱阿姨同意以1.1/斤的价格收购菜农阿姨的豆角。在她们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朱阿姨与这位农民阿姨以前有过交易。听菜农阿姨说,上次和朱阿姨交易时,朱阿姨声称拿回去称时发现称多了一斤,然后再回头叫农民阿姨找钱给她。我们就觉得奇怪,这里面怎么和前天朱阿姨与珠生阿伯交易所发生的现象类似。好奇心驱使我们对朱阿姨进行跟踪调查。在她把豆角拿回去时,她先是把一些放在她的摊位上,然后又回头向珠生阿伯和那位农民阿姨索赔,可能这种伎俩每天能让她多赚一两块,但时间长了终究会让人发现。 朱阿姨这种交易行为在东圩市场上虽然不多见,但终究会影响市场的信誉,尤其是她个人的信誉,久而久之,这种行为有可能会向其他菜客扩散,严重扰乱市场的交易秩序。在缺乏完整规划的东圩市场,征管的不到位,约束机制的缺乏将会使市场为之付出巨大代价。菜客、菜农、市场和政府关系探讨:在东圩市场上,如果说菜农是市场的跟风者,那么菜客就是市场的捕风者。东圩菜市场的诞生是由于现有蔬菜这种家庭剩余商品的存在,菜农才开始拿到一个固定地点和其他人进行交易。然而这种交易的双方经常是变化的,且在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成本。首先,先是有了剩余的农产品,各菜农之间所处的地方和时间的差异性,就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地点来克服菜农之间信息流通不通畅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东圩市场诞生的条件具备了。总结以上的分析,可得出,菜农和消费者出现前,市场伴随菜农和消费者产生。他们间的关系可用流程图表现出来,菜农(供给)市场(销售)消费者(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充当中介作用,是一个提供菜农信息和交易的平台,也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中介。市场的诞生和桥梁的诞生一样,河流阻隔了河两岸信息的沟通,但由于人先天的利益最大化的特征,于是人类便在河上面建立起一座连通两岸的中介——桥梁。 在东圩市场上,菜农不是每天都有蔬菜销售,而是具有一定时间间隔性,即便是在蔬菜供应最旺盛的冬季,菜农也要间隔3天或3天以上才有蔬菜拿去市场交易,因此菜农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存在不足。况且,每个菜农要是把蔬菜都从自己手里直接卖给消费者,存在着很大的时间成本,尤其在农忙时候,菜农的时间就更加宝贵了。所以,菜农为了克服这两种缺陷,就需要找代理人为他销售蔬菜。因此,一种蔬菜的代理中介――菜客就诞生了。于是,上面所描述的图形关系便发展成:菜农(供给)市场(销售)菜客(代理)消费者(需求)菜农要节约时间成本,就必须让渡他一部分的蔬菜价值,而这种价值的表现形式用价格表示出来就与把蔬菜交给菜客代理销售的代理中介费用相等。在这里,有三种很微妙的等量关系很好地说明了市场上的价值-成本关系。首先是菜农一方存在的价值和成本收益:让渡利润、交易时间成本。其次是菜客的价值和收益:专业价值和零售利润。 让渡的价值是菜农把蔬菜让渡给其他人所要牺牲的利润价值,交易时间成本——菜农因零售蔬菜而减少用于农活时间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专业价值—--菜客掌握的市场信息、销售技术、消费群体的价值,零售利润——菜客帮助菜农把蔬菜销售出去减去成本部分所得的回报和收益。他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让渡利润=零售利润,交易时间成本=专业价值。所以,农民的让渡利润和时间成本与菜客的零售利润和专业价值关系可用以下等式关系表示:让渡利润+交易时间成本=零售利润+专业价值。从表面上看,东圩市场蔬菜的价格是依据前段时间尤其是前天的销售情况决定,前一天的蔬菜的价格和销售量直接影响着今天的蔬菜价格,前一天的价格是今天定价的一个标准,定价所决定的不是政府的定价部门,而是市场行情指引着菜客和菜农。 市场行情由市场自发形成。市场由菜客、菜农和蔬菜消费者组成,菜农是蔬菜的供应方,其提供的蔬菜的数量与品种、天气、种植技术、种植条件、种子、还有往年的收成和市场交易情况有关。在几个因素中,菜农之所以会选择种植这种蔬菜,最主要是依据前一年蔬菜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因为在市场上交易的蔬菜每年由于供应量的不同都会有一个相对价格较高的一年,在开始种植的时候,菜农一般会以上一年蔬菜的交易价格为例,假如上一年价格高,那么今年菜农很有可能就会选择种植此种蔬菜,假如上一年这种蔬菜价格不是很理想,种出来很难卖,那么菜农在这一年就很有可能就选择其他的蔬菜种植。上面说的不是最常见的蔬菜,而有种特殊情况是时菜,无论市场的价格高或是低,菜农都会种植,因为时菜有个特点,容易种植,需求量大,即使卖不出去,也可以留在家里自己吃,像上面所说到的豆角就是这种情况。 另外,品种种植的难易程度是菜农品种选择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在种植蔬菜时,菜农要考虑到季节特点、灌溉条件、管理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投入的农药和肥料等等。像丝瓜,每年的价格在夏季的时候价格都很高,但由于种植起来难度很大,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功夫又多,自然灾害频繁,难于管理,因此,很多菜农都只能望价兴叹。但如果遇到好的天气,再加上到位的管理,一旦种植成功,那会是很大的一笔收益,因此,本地农民有时还是会选择种植。 政府是市场的协调者,负责维护市场的秩序,维护市场的秩序所付出的劳动所得便是税收和档口租金,东圩市场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市场,很多市场秩序活动由城管部门和遂城镇工商局完成,工商部门负责对市场交易场所的迁移和安置,每天早上,工商部门人员从六点半开始负责督促和监督菜农的交易地点的转换行为。本来,从凌晨开始,蔬菜的交易场所是在经过东圩市场的大路上,但一到大清早,这条大路就要让位于交通,蔬菜的交易场所不得不在工商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搬到东圩市场内部,经过迁移之后的也只是一个暂时的市场,只可经营一个小时左右。而到了早上8点钟左右,还没把蔬菜卖出去的菜客又不得不把蔬菜拉到东圩市场的小摊小点去零售。 遂城税务局负责东圩市场的税收征收,从凌晨的交易开始,便有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东圩市场,负责向每个拿蔬菜到市场上交易的菜农征税,每个菜农交易一次交税两元。 理发业:理发业在东圩市场拥有悠久的历史,东圩市场有专门的理发集中地,理发集中地也随着市场的规划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易地。理发业分为室内理发和室外摆摊理发两种经营方式。在里边搭棚摆摊理发的共有5家,从事人员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摆摊理发方式已具备悠久的历史,从50年代解放后开始,在这里就已经有专门的理发师摆摊专门从事理发业。室内新理发屋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东圩兴起到现在已经发展到5家,主要从业人员为从2035岁这个年龄阶段。室外摆摊主要是为12岁以下的小孩剪发和为30岁以上的农村中年老人理发剃须。为一个小孩剪发可获1.5元,需要812分钟。中老年人剪发剃须2.5元,需要1218分钟。理发所用工具传统,一把梳子,一把电动理发机加上一把剪刀。一般都是剪短发,所要求技术不高,只要熟手一般都能够在10分钟内为一个小孩理完。逢圩过春节是生意火旺的时段,星期六,星期天理发人数也不少,因为学校例假,有很多小学生到这里理发。此时正值农忙时期,理发人数受限,没有平时多人。今天正逢圩日(农历的258是东圩的圩日),前来理发的人数从早上830分开始就很多。在观察到理发人数中,12岁以下的小孩和5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绝大部分,整整一个半小时,只有两个妇女在这5个理发摊位理发。在这排摊位上,总共有5位理发师,年龄从40岁到70岁,最小的那位阿叔年龄大概是40岁,最大的是70多岁。一般小孩都到40来岁的两位夫妇那里剪发,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在这位70多岁的阿婆和68岁的老伯这里剪。从观察中可以看到,夫妻俩的理发生意明显比其他三人好。整个早上都忙个不停,其他三位都是断断续续地才有人来剪发。从前年开始,遂城工商局开始对摆摊的理发师收工商税,每个月18号或19号征税,每个月78元,一个从广西来的师傅梁阿伯,今年68岁,从52年开始从事理发业,至今已有54年的从业经验。改革开放前,梁阿伯在集体单位经营的理发店担任理发师。后来,由于集体单位的解散,只好一个人在东圩的路边摆摊理发。80年代初,他给人理发的价格是0.15/人,每天能赚23元,除了日常开销外,还有节余,但到了现在,从他的讲述中了解到,现在1.5/小孩,2.5/大人的理发价格每天能赚30元左右,但只是仅仅能够能维持日常的开销。在他这里理发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农村中老年人,大多偏向于老人,小孩也有,但为数不多。今天早上在一个半小时内,他为4个老年人理发剃须,为一个小孩剪发,所得收入也不少。共计10元整。梁啊伯经历了52年的风风雨雨,对理发业也有很深的认识。从外表看他是一个冷淡的人,但是从与他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我们在那里坐了一个半小时,向他询问了很多关于这个市场和理发业方面的信息。他都很热情地回答我,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理发业在东圩市场发展为不同档次,所经营的服务项目也因档次而异。前面已介绍摆地摊的理发档,现在集中于对室内的稍稍高档一点的理发店进行采访调查。室内理发店在东圩虽然没有室外摆摊的时间长,但发展的势头超过了室外摆摊。有一间由三父子经营的理发店是东圩市场上最早的室内理发店,从92年开始,他们父子三人就在东圩市场租下了这间理发店。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经营剪发和刮胡子,后来随着顾客需求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于97年引入了两套理发洗发设备。这两套设备一直使用到现在,属于比较传统的洗发设备类型。随着设备的引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父子三人也对理发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小孩理发2.5元、大人理发3元,洗头3元,刮胡子1.5元。父子三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起早摸黑(室内理发店开业最早)、讲究技术、注意满足顾客的需求,因而在东圩和附近农村享有很好的口碑,生意红红火火。现在在理发店二楼上不仅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还在别的地方购置了一套房。 家禽业:今天我们还到东圩家禽类市场和渔业市场采访了本村的一位伯母和一位兄弟,对他们的经营情况得到一些基本了解。燕子伯母,她与她的妹妹合营3个档口,每个档口12平方米,一个月租金380元,档口是用铁丝围起来的,在外面开一个门,供捉鸡和喂食之用,在这3个档口里,大约有110多只鸡,其中母鸡占了一半,公鸡和阉鸡各占四分之一,三种鸡在不同的档口进行交易和饲养,饲养每天需要饲料5060斤。这些鸡大部分是外地饲料饲养鸡,是由燕子伯母的丈夫(辉叔)到外地进货。在本地很少有这种鸡,很大部分从廉江进货,也有来自广州、南宁、和贵州等地的鸡种。辉叔每隔两天就要到外地进货,每次4050笼,一笼有1020只鸡。他们分工很明确,辉叔负责进货,燕子伯母负责销售。每天平均能卖90只鸡,尤其是在节日或者有人结婚和新居入伙时,一般都会超过100只。听她介绍,一般一斤鸡能赚1.5元。现在由于菜价上涨,鸡价也随着上涨,鸡肉的价格也随之上涨,每斤所获得的利润就更多,除了饲料费和租金,燕子伯母一般每天还有100多元可赚,一个月除了家庭开支和子女教育费以外,还有2000多元可支配。在谈到干农活和经营生意两者的收益对比时,燕子伯母感慨万千:以前务农时每天要在太阳底下干活,且收成又不高,每天所得虽然能维持日常开支,但所剩钱不多,现在好多了,经营生意不仅空闲很多,而且收入也不薄,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有了着落。 现在本地的农民要想提高生活水平,在家务农难以达到目的。由于菜价不稳定,再加上自然灾害和耕种土地有限,务农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和出外做生意的农民的差距越来越大。前些年,尤其是在90年代初,很多在家务农的农民来到城市经营生意,一般都是小贩生意,赚了一点钱,生活比在家务农的农民好了很多。但自97年以来,市场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经营生意获取利润空间变小,很多城里经营生意的农民回到了农村务农。能够坚持下来的一般还有利润可获,经过几年的发展,虽说获取的利润大不如90年代初,但生活水平也高于一般务农的农民。 中草药业:中草药在东圩市场也很发达。在饮食街对面的小道上,横布着13档中草药店铺,这些店铺都很简单,一般都是由沥青,竹子和稻草搭建而成,上面盖沥青,周围围上稻草遮雨。在店铺里面摆上两张椅子,中草药一半放在路边,一半放在店铺里。正在生长着并且鲜绿的草药放在最外面吸引客人,已经晒干的放在里面,每间店铺大同小异。这些铺位每月向遂城工商局上交20元档口租金费和向遂城税务局上交60元的税费。从业人员年龄一般都在40以上,我们认识一位罗老伯,来自廉江和唇,今年78岁,生有5个儿子,都在遂溪做生意,建有一栋5层楼房。罗老伯小时候家里很穷,几岁时失去双亲,他就靠自己的努力,在廉江从事过屠夫,卖烧饼等工作。80年代到遂溪和儿子一起生活。儿子经营木片生产生意,生意火旺。出于兴趣,罗老伯从80年代中开始经营中草药。由于本身的技术特点和为人善良,健谈,颇受顾客的青睐,生意也挺不错。罗老伯大部分岁药材是一些在农村的农民从农村的小山上采摘来的,因此罗老伯的进货渠道难度不大,在我听到的几种药材中,很多在农村都见过,像仙人掌和七姐妹等等,有些要从外地购入,像金钱草等。这里所销售的药材不算名贵,主要是用于咳嗽、发烧、上火和消毒杀菌等疾病,价格适合本地城市居民和农村乡亲。有一种灯心草,主治咳嗽和发烧,每株0.15元,小儿一般需57株,大人要10多株,主要用来熬汤喝,效果很好。罗老伯对每个人都很友善,无论对我们,对顾客,对同行抑或对面的饮食员工,他都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他以他儿子的生意为荣,也以自己的中草药生意为趣,铺里每天3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他自己的需要,本来他可以在家闲着,但他觉得闲得闷,要找点事做做。 结语:东圩市场首先是遂城镇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次是遂城镇复杂社会的一个缩影。东圩市场集合了多种行业,为行业的繁荣提供了可能,行业的聚集,让东圩市场的活动更加复杂,变化性更大。行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东圩市场的繁荣,繁荣的背后却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我们小组成员衷心希望东圩市场能够在政府的引导下克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06/9/18 18:10:26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