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冼颖瑜、梁丽霞、高燕兵:
刘柱强:返乡调查日记
陈浩鸿:liuheqai
董磊明:村将不村——湖北
黄宗智:舒尔茨理论的对错
李秀林等:黄石村的服务业
陆雪玲等:东江河上的平凡
薛雁等:黄石村外出打工调
陈彦涛等:琐碎的农村生活
严伟坚等:一个多种收入的
薛雁等:黄石村的外出打工
张威等:黄石村的医疗与医
张威等:黄石村的政治与
薛雁等:黄石村的加工业调
张威等:黄石村的农地与农
连滩镇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谌新民、杨永贵:民工短缺
郭璐:黄石之旅
林雨浩:西南村调查
高广成下乡日记2篇
 

刘倩:黄石调查日记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381

2006年11月06日 星期一 晴我的黄石调查工作今天开始了。上午起床后,我一边等待主管妇女工作的谢委员,一边帮助李秀林师兄,在一个供销社的门市部做调查的辅助性工作。后来,还跟着胡老师下了一次农田,尝试了一下割稻谷。这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下田,第一次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事,颇感新鲜,但同时辛苦的劳作又使我再次对我们的农民兄弟充满了敬佩之情——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下午,我的调查工作进入了正轨。我与师妹一起,走进镇上的中学(黄石中学),一进校门遇见两位老师,他们还盛情相邀我们去二楼办公室见他们的校长——杨校长。真的是始料未及,竟然还能见到他们的校长。杨校长的资格似乎挺老的,乃席间一老师之老师之老师,即师爷,但是他看上去年龄并不是很大,似乎只有40多岁的样子而已。该校长谈吐间透露着一种感情:以本校为荣。一进门,见到杨校长正在摆弄他的一套破旧但却十分精巧的茶具。茶叶用的好像是铁观音,壶盖已从中裂开,见茶叶塞了满满一壶,浓茶(后来听说这是当地好客的表现——好感动啊,在这,我们两个学生竟被当成了上宾!)。问了他一些学校的基本情况,谈话气氛也还好,但是毕竟准备不足,问的问题也比较散乱,下次一定要接受教训!时间过得很快,感觉比上课快多了,师妹提醒,我才注意到已经快5点了。向杨校长以及各位老师告辞,道谢!与杨校长及老师们近两个小时的接触与交谈,时刻让我感觉到自己人生经验、社会经验的不足。在刚见到杨校长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与他,这样一位长辈谈些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把握谈话的分寸,但正如本科时一位同窗的话那样,这孩子始终要长大的,没办法,被逼上了梁山。也许真的是成熟了,客套话竟然也会说了,而且自我感觉说得还不错,自己都被自己的表现吓了一大跳。但是一时激动,又干了一件很幼稚的事——打电话向远在湛江的老妈报告(怎么什么事都要向她说啊,自己也不是很明白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与人相处,一种艺术;与基层人民打交道,更是一种高深的艺术!我生在校园,长在校园,从来没与社会这么接触过,真的有太多东西要学了! 2006年 11月07日 星期二 晴今天又是早醒,但感觉睡眠不足,头微晕,故迟起了一小会儿,让其他人等了一阵子才收拾妥当,实感惭愧,打心底不想让他们将我作为弱势群体分子加以照顾,超级不想拖人后腿,暗作决定,以后不能再如此。早餐完毕,我们一行五人来到村长家,村长不在,又不见二位师兄,只好一路沿着水渠走,很奇怪,水渠很新,修得也算漂亮,但水渠两旁出了一处鱼塘和一些小菜地,没有大片的田地,很是怀疑,修水渠目的何在啊。听说那鱼塘是骆部长家的,今年刚刚修好,原来也有,为给水渠让道,才移到现在的位置,鱼塘中无水,更无鱼。据说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还未到养鱼的季节。(感觉这里的干部不仅仅是干部,他们首先是农民,也要靠劳动来养家。)下午有生以来第二次下田割禾,镰刀口向下,用力朝下拉,新鲜感还是让我觉得很好玩,但只割了一小会,身上便汗湿了。我们将稻谷割完之后又帮忙打谷。他们几个男生还帮忙把打好的稻谷扛回骆部长家,好远的路,一定很累!打谷的时候,我注意到很多稻谷都被遗漏在了稻穗上而没有被一颗颗地回收,不禁想起粒粒皆辛苦这句从小背到大的诗句,难道只是对我们这些城市小孩的教导?不解。 2006年11月08日 星期三 晴到黄石后的第一次非自然醒,但头还是晕晕地过了一天。老地方吃了早餐。早餐后我们又去了一趟幼儿园,那里似乎一共只有3个老师(包括园长),还有一个请了假(农忙季节家里活多),剩下的两个老师要照顾37、8个小孩,很忙。我们并没有直接去找幼儿园的园长,而是在门口停了一下,看了一下他们的招生简章。令我惊奇的是,幼儿园这么小,而且又坐落在这么偏远的小镇上,竟然有专车接送小朋友,比我当年的条件好上不知多少倍啊!院长得知我们到访,匆匆下楼,与我们匆匆照了个面,短短几分钟,只聊了几句话。我们也只能下次拜访时再细细了解情况了。回到黄石街上,师兄和师妹与小卖铺的老板谈了起来,不便打扰,我便只身一人跑到水渠旁,坐在水边的石头上写起了日记。偶尔抬起头,看见群山环绕,眼前一渠流水,刺眼的阳光也变得如此和煦,感觉十分惬意。午饭后,蔡文衍、李伟只和我一起去了一趟大布,对那里的一处水渠进行实地了解。沿着公路走了好久,才见到水渠的五根水泥柱立在田地中央,仅仅是柱子里在那里,水渠并未修成,柱根处杂草丛生,工程像是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问了一下在旁边农田干活的农夫,才知道该水渠已投资了一万元,还有两万元的资金缺口,建筑的目的是为了灌溉下游大布的百亩良田。我感到很奇怪,这里说的百亩良田大多就在东江江畔,东江水流量充足,而且上又有水库蓄水,水流量得到合理控制,为什么不用水车从东江直接取水呢,而费此功夫。突然想起胡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农民每做一件事都有其合理性。那么,农民大费周折,修这条水渠的合理性何在呢?思考中…… 2006年11月09日 星期四 晴明天就要离开黄石了,今天是本次黄石调查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了,心里有些兴奋,又有些不舍。早上起床,吃完早餐,又被一群小孩缠上了,有些烦恼,但想想,一群乡下孩子,没见过什么外人,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不一样的哥哥姐姐,又恰逢他们的农忙假,跟着跑来跑去也不足为怪。但是,有他们跟着,我们的调查工作实在有些难以进行,李师兄帮忙将之哄走。在确定没有小孩跟着,我和师妹来到了如意餐厅,准备对昨天遇见的叶阿姨做一个切片调查。我们到餐厅的时候,叶阿姨正在吃早餐,恰好,对之进行采访。聊了一会,叶阿姨就又开始忙了起来。她的丈夫,这家餐厅的男主人又趁着空闲,与我们聊了一会,从他那,我们得知他女儿在广州读过书,毕业后就留在广州,在一家做化妆品的公司里做会计,工资也仅够她自己的日常开销。不禁感慨,这一家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各处奔波。离开如意餐厅,我们又去了一趟幼儿园,竟然锁了门,无果。于是与师兄一起,将镇上各条街道上所有的商铺都按类登记。11:00多,归,食。中午回到村委休息,竟然睡着了,几天来的第一次午觉,一睁眼都3:30了。起,到了中学操场上,见一些大一点男孩在打篮球,还有一些小朋友在边上玩。突然 ,一个篮球飞出了操场的围墙,直奔东江。结果,球顺水而下,正好,轮渡正在下游,船上的人将球捞起,但是,却没有送回来,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带到了对岸。与抢无异。气愤!晚饭,回到村长家中,又见到骆部长的侄女小珏茹,挺舍不得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的,明天就要走了,又喂她吃了一顿饭。感觉她和城里的小孩很不同,起码是必城里的小孩懂事的多。我喂她吃饭,她便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吃,小嘴不停地吧唧着。不禁让我想起我家住的那个小区里,傍晚时分,很多妈妈拿着碗,追着自己的小孩给他们喂饭。晚饭后,小蔡还和她合了影,目光中竟流露出一中从未见过的慈祥。 2006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晴早上9:30的汽车,赶往龙川县城。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呆了一个星期,突然很想念广州的同学,广州的宿舍,甚至大学城那似有似无的小树小草。其实这里的生活也算清心,远离都市的喧哗,一个星期少花了不少钱。但省了钱并不能让我心情振奋,反而觉得有一丝的不爽,因为在这个地方,有钱似乎也没地方花,物资贫乏,而物价又高得吓人。我们每天都是6点多起床,今天也不例外,从小就被告知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是在城市长大,从小被父母当宝贝的人是很难做到的。然而在黄石,我做到了。推开镇政府的铁门,我深深被外面的景色所吸引。听说已经立冬,但处于岭南山区的黄石小镇,仍生机盎然,眼前一江东江水,自东向西流去,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青黛色的薄雾中。远处的山,对岸的农家统统看不见了,偶尔传来几声狗叫鸡鸣,备感惬意。在这里几天的生活,我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我成长在一个教师家庭,不能说是娇生惯养,但十指不沾洋葱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类的句子全都能用在我身上。我对这里的生活感到陌生。但是小时候,外婆住在安徽农村,我的童年记忆里也仍然存在着一些田园景色的记忆残片;1993年随父母转战广东,在湛江郊区的一所小学里混过一些日子,对广东落后地区曾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所以对这里的生活又有那么一些熟悉。我好像是这次调查队伍中唯一来自于城市的,我用我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不同于我以往看到的世界,感受着这个世界,并且竭尽所能融入这个世界。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07/12/4 20:02:42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