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冼颖瑜、梁丽霞、高燕兵:
刘柱强:返乡调查日记
陈浩鸿:liuheqai
董磊明:村将不村——湖北
黄宗智:舒尔茨理论的对错
李秀林等:黄石村的服务业
陆雪玲等:东江河上的平凡
薛雁等:黄石村外出打工调
陈彦涛等:琐碎的农村生活
严伟坚等:一个多种收入的
薛雁等:黄石村的外出打工
张威等:黄石村的医疗与医
张威等:黄石村的政治与
薛雁等:黄石村的加工业调
张威等:黄石村的农地与农
连滩镇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谌新民、杨永贵:民工短缺
郭璐:黄石之旅
林雨浩:西南村调查
高广成下乡日记2篇
 

胡 靖:村庄凋敝与集体经济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826

村庄凋敝与集体经济

2009/5/11日,中国新闻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稳定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仔细阅读完毕,深为其政策的具体、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叹服。中国未来数年农业看来可以平安无事了。不过以后难说。因为,“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意见针对了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很多棘手问题,但仍然没有针对村庄问题(尽管第八条提出了要“搞好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没有针对村庄财政体制的问题。因此,目前村庄的凋敝趋势能否得到遏制还得打个大问号。如果村庄继续凋敝下去,那么一切努力都可能被一票否决。

笔者自从2003年以来,每年带领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优秀的大学生去农村做住户调查。在一周的时间里,天天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每回到学校,总是对村庄的凋敝“耿耿于怀”。村庄凋敝并非是指农户的凋敝。相反,有不少农户自己的住房建设的很好,吃的也不错,家里的家用电器也与城市居民没有太大区别。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但这都掩饰不了村庄的凋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房舍荒弃。村庄里的年轻人不在家里,外出打工去了。多数一年才回来一次。村庄里平常只有老人和儿童。并且,不少的儿童也由于跟随父母到所在地的“民工子弟学校”学习而不断离开村庄,导致“撤点并校”不断。由于人气不旺,村庄非常冷清。常常见到的是老人踯躅的身影。在阳东县岗表村,一半的住房都门窗紧闭。这个村庄的部分老人也随着子女搬到城镇居住,“城镇化”了。留下的一片片住房淹没在荒草里,空空荡荡,锈迹斑斑,日晒雨淋。形似废墟!不少的房舍甚至还是新建的。今年4月从韶关的黄坑镇调查归来,学生的调查日记中写到“晚上九点多,给叔叔家打个电话,报平安。电话那头传来叔叔低沉的声音:“我很想你们啊……你们走后,这条村就变得冷清了……”。

第二、生产条件吃老本。今天的村庄的耕地、水利的基本格局,主要还是在1958年大跃进至1979年改革元年期间的20年完成、定格的。改革30年,特别是在2003年“胡温新政”以前,政府对村庄内的微观农业设施既很少关注,也很少投资。分散单干的农民对此无能为力,农业行为完全短期化、暂时化。什么农业项目赚钱,就扩大播种面积,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以刺激产量增长。但是,乡村水利这样的需要组织起来、合作起来才能“搞定”的事情,却连一个牵头的人也难找到。即使有了牵头的人,村里的老人们的体力也难以胜任。 今年在南雄调查,小陂村的雷书记抱怨最多的就是沟渠淤塞太严重,导致一些耕地积水无法排出去。结果承包户不得不撂荒。一旦村庄水利报废,农户将无能为力,农业的大麻烦就要来了。

第三、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农户的生活也在逐渐“现代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户在生活中也大量使用洗衣粉、肥皂、洗发水、洗洁精等无机化工产品,使得难以分解的生活污水成为农村污染的一个重要源泉。由于村庄内没有健全、科学的排污管道,农户就只有随意将不易分解的污水排放到房前屋后的各种沟渠、陂塘之中。结果是一走出农户整洁的房舍,就常碰倒淙淙流淌、臭气熏人的污水。污水流到哪里,就臭到哪里,污染到哪里。排到河沟里,导致河沟发黑、发臭,鱼虾越来越少;渗透到地下水,导致井水被污染。

同城市居民一样,农户也大量使用塑料袋、玻璃瓶、塑料瓶、纸箱、纸巾,用完以后就随意丢弃。与过去农家的废弃物多是木、竹、棉、麻、石制品不同,这些现代垃圾很难被自然分解。同时也没有垃圾回收的公共设备,如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车等,就只有长年累月地分散地丢弃在河边、路边、屋后。村民没有办法处理。它们花花绿绿,随风飘散。不仅破坏景观,而且藏污纳垢,成为各种病菌的滋生场所。

污水和垃圾使得村庄美丽的自然环境大打折扣。

第四、福利设施残缺。村庄是村民聚居的场所。它客观上需要自来水、球场、卫生所、托儿所、公园、广场等公共福利设施。这与美国的大农场、农户单家独户居住非常不同。但是由于村政府长期处于的“零财政”状态,这些非常具体的、也非常必要的福利设施不少就处于空缺状态。比如多数村庄内没有路灯,一到夜晚就漆黑一片。只听狗吠,不见人影。更没有图书室、歌舞厅、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多数村民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或者打牌、赌博。村庄的业余生活非常乏味,缺少乐趣。华中科大的贺雪峰教授认为“农民之苦,苦于丧失生活意义”,非常有洞见。

第五、公共福利空白。“零财政”,使得村庄的几乎所有公共福利呈空白状态。对老人的抚慰、对孩童的关爱、对妇女的照顾等最简单的公共福利均由于村政府“零财政”,而无法展开。甚至给过生日的老人买一个蛋糕,给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奖励一本书的钱都没有。更不用说红红火火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村民的福利水平。村政府一般都有一个办公楼,但长期都是“空对空”,利用效率很低。村干部自己每月只有34百元的上级财政拨付的“工资”,对公共福利的态度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编辑:huj26 添加时间:2009/7/7 12:14:43
当前页:1/3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