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越战往事
潮汕家庭100年
爷爷的岁月
广州菜农70年
生于1930
我们与善的距离
火光明灭,后会无期
赤脚医生的故事
 

赤脚医生的故事

作者/来源:罗洁小组 点击次数: 1301

 

记工分分粮食那段时间,肖老因为一家小孩多,劳动力又少,所以每年他家里都是粮食不够吃,超支更是常有的事情,这期间他没有吃饱过。但是粮食不够吃是个人自己的事,生产队并不负责。生产队分过来的粮食一般都是可以留在家里吃,但是上次超支生产队这次分粮食是不许留在家里吃,要卖到粮所去,抵兑超支款。但粮食还是要吃的,肖老便自己找钱,把粮食再买回来。那段时间肖老的生活十分艰苦。不单是他,整个农村生活都是如此。每家每户都很少有件像今天这么好看的衣服穿。每家只是留下一身衫裤,平时不准穿。上街、做客C才可以穿,平时的都是穿打补丁的衣服。膝盖是最常破的地方,拿一块布把它补起来还可以穿,还可以穿出去干活,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穿,没有什么可奇怪。以前村里的小姑娘,到了爱美的年纪都还是穿得破破烂烂的,衣不蔽体。

 

1965年,遵循毛主席626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做到农村去,那一年肖老到平远县的一个卫生学校学习,学习了5个月速成的西医医术。卫生学校配有教师、教材,专门有一本赤脚医生的教材,红皮的大概45厘米左右,厚厚的。在卫校里他什么都学,内外妇孺,还有小儿外科之类,当时的外科技术可以对小口子进行缝补。卫校以西医为主,后来他学中医,是因为出来工作之后,1973年遇到一位恰逢广州中医大学毕业过来的老师——关庆燊先生,长得胖胖的,头上光亮光亮的。

 

关庆燊中医医术很好,肖老便跟从他学中医,再加上自学。学针灸的时候要先看医书搞清楚穴位的位置,特别是常用的穴位。当时没有人体模型练习针灸手法,肖老要自己先试针。师傅讲中药的时候喜欢讲粤语,年轻的肖老有好多地方听不懂,所以为了学中医,他从他师傅那还学会了白话。他的师父也是因为家里成分不好,在1974年被下放到平远,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才回去广州。当时的B医院有很多病人,规模很大,被称为后方医院。(肖老印象中当时还有三四个广州来的医生,其中有一个肚子大大的,叫王大印的外科主任很受大家的欢迎,因为他的医术十分地高超,疑难杂症他都能轻松解决。)

 

当赤脚医生的时候要出诊,没有人喊出诊就在家里,固定的办公地点在肖老的家里。(卫生站还没有出现,到1997年卫生站才出现。)出诊的时候肖老会带着一个出诊包,一般会装些药剂药片,最多的是急救药还有一些平常会用的药,比如抗生素、退热贴。肖老出诊的时候一般不会穿白大褂,只有在家看诊的时候才会穿。

 

当乡医后肖老一般不再干农活,当时一个大队有一千多人,大队下面有几十个小队,看病的人很多,乡医却只有两个人,所以肖老他们一年四季都是忙得走不开。肖老开始出任赤脚医生的时候没有固定的薪水,也是记工分。赤脚医生和大队的支部书记待遇是一样的,支部书记多少工分,肖老就会分有多少工分。大队支部书记一年不到一万分,他们的工分是算大队的平均工分再加一点。肖老说劳作比较好的情况下一天可以挣四毛半到五毛;不好的情况下,一天就只能挣一两毛钱。一般肖老每年的工分会有4400分到4500分,每年可以分到200斤粮食,但这是远远不够一家六口人吃的,每个人每年可以吃一百多斤。除了记工分,肖老每个月还可以领到国家的伙食补助费5元。改革开放后,肖老每年的工资有一万元左右。

 

1966年村里开始搞文化大革命了,要批斗当权派,支部书记和生产队长都是当权派,田地有时出现没有人耕种的情况,不过J村的“黑五类”还是比较少,文革的影响并不算大。

 

J村与江西省寻乌县交界,江西寻乌的商人每到集市日经古驿道到平远进行商贸,因此有时也会有寻乌的商人到J村看病。肖老回忆道,1975年有一位患了胆结石的商人从江西过来找他看病。(胆结石不是常见病,但是胆结石病人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胆结石在当时是比较难治愈的病,这一年把结石弄碎,下一年吃了容易诱发它的东西,胆结石还是会再重新长出来。肖老说道患胆结石的病人除非是把他整个胆摘除,不然是很难治愈的。)那位商人她带着小孩过平远做生意,但她的胆绞痛已是相当厉害。医治过后肖老思量着她家路途又那么遥远,大约是在下午的六点钟,肖老和同村人翻越古驿道把患者母子送回到她家里去。

 

这件事情当时反响很好,救治事件受到了公社广泛的宣传和赞扬。肖老遇到急诊的病例也好几次,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有人叫,不仅白天要出诊,晚上睡觉了半夜也还是会有人找。一般晚上看病的大多是小孩子半夜急性燥热、发烧、肺部感染等,小孩的父母很害怕便半夜匆忙找肖老看病。遇到害怕不肯打针的小孩子,肖老便会从急诊包里拿出白色的小糖豆来哄他们。

 

3 中年时期(1979-2006

 

肖老所在的生产队1979年冬天就开始分田地、财产和农具。肖老在生产队分地的时候只用80元就买下了一块400多平方的地,这块地原来是做瓦片的,后来就用来建房子了。生产队按人头分地,他分到的田地不足6亩,不过另外他还有一些自留地可以用来种菜、种番薯。刚开始分田地的时候只用交公粮,之后公粮和余粮都要上交给国家。那时公粮要交不到一百斤,余粮要交几百斤。公粮是按照田地的优劣等级和产量多少的标准交。余粮是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粮食,余粮吃不完的部分还可以卖给国家。那时候没有私人买卖粮食的,都是个人和国家的交易。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21/1/3 15:49:15
当前页:3/6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