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父与子
留守儿童
一个简单的家庭
婚姻与家庭
骆月霞的一家
卫生环境与文体娱乐
普通农家
一个外出打工的农民家庭
吴丽芬:下乡行
杜凯欣:长洲日记
陈海玲:河源调查日记
周嘉雯:长洲日记
郑宝玉日记2007070
龚春玲:长洲日记
张建娣:专访长洲村
张帮俊:小陂村调查日记
李敏华:长洲调查日记
宋惠清:河源日记
程媛媛:长洲日记
谭君虹:长洲6日
 

何富华:再见,村长一家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721

下乡日记

20101128  下乡第一天  阴天

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漫长车程,一路上怀着有点期待的心情,在车技超好的司机停车开门的一刹那,我们终于都知道这里才是我们将要过7天的地方——清远英德市黄花镇鹤塘村,刚下车就看到了当地的许多村民在彭氏祠堂外面迎接我们了,同时,从嗅觉也可以闻到属于乡村的气息,虽然参杂了不同动物的粪便的气味有点难闻,但我敢肯定,那里的空气闻起来肯定比在城市里闻到的更加健康。很多小孩都出来看热闹了,他们稚嫩的脸虽然有点脏,但是从他们的眼睛看到的都是那么的一尘不染,天真无邪。

乡下虽然很落后,村民都几乎贫困潦倒,可他们都很质朴,很好客。村长今年已经67岁了,而且还是昨晚才过的生日,听说有几个比我们早下乡的昨晚喝醉了。我们都看不出来村长已经是这么大了,因为他说话铿锵有力,干活爽快,只是这将近70年的岁月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确在他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吃过丰盛的具有乡村特色的盆菜、滑而不腻的豆腐后我们就开始进行住宿分配了,我们组很幸运地被分到了村长彭神妹家里住,同时我们住户调查的对象也是村长一家,这也预示着未来几天我们的任务将不小,因为村长一家应该是颇具代表性的。

刚进村长家,里面的几个小朋友都很害羞的走出来了,对于我们几个来历不明的外来动物,他们可能觉得还是走为上计。估计这几个害羞的小孩应该是村长的乖儿孙了,经询问果然不出我所料。后来我主动地跟他们聊天后都发现这些小孩都很天真烂漫,而且思想都很单纯,笑容也很纯洁。虽然他们的语言跟我们的不怎么一样,但是认真听下来也能听明白其中7成左右的,所以沟通上基本是没问题的。

跟村长进行了简单的聊天后,我们也开始了对他们一家的调查了,下午的调查内容主要是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晚饭吃得很早,入夜的乡村特别地宁静。半天下来,虽然字面上的调查成果不多,但是我觉得首先是跟他们一家人聊得熟起来。

其实想说的还有很多,总的来说鹤塘村贫苦却和谐,村民热情而质朴。村长一家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们一家人却乐也融融。

 

 

20101129  下乡第二天  阴天

今天本来打算要早起陪村长的两个孙女文珊和文晴一起走路上学的,调好了闹钟也没用,睡惯懒床的身体就是不听话,起来时她们俩已经在吃着面条,没等我洗刷完,她们俩已经出门上学去了。

起来时,村长和嫲嫲已经起床了,村长在喂着小鸡,嫲嫲在煮着粥,大概是煮给我们吃的,而孙女俩就吃面条,可能是因为煮面条比较快吧。早餐我们吃的是放了盐的白粥和昨晚吃剩的菜。听村长说今天是当地的“街日”,一般是没隔5天就是一个“街日”,也就是到“街日”街市才会有东西买。村长9点多就出去办事了,在出去之前,他特意带我们几个到他们家后山上的那个水池看了一下,这个水池是供鹤塘村8个生产队的全部村民生活使用的。说起这个水池,村长总是愤概不已。10点钟左右,嫲嫲带我们到了他们的玉米地上去掰玉米了,这些玉米都是已经成熟一段时间了,但是还是让它们留在玉米杆上随太阳晒,等有空或者孙子们都放假才掰。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我调查了一下这块玉米地的一些具体情况。这些玉米都属于包粟。怕脏怕累的我们都掰得很慢,根本就不像嫲嫲两手三下就把玉米干干净净地掰下来了。掰到11点半,我们就担玉米回去了,因为嫲嫲怕掰得太多,我们三个担回去的时候还会很辛苦。说实话,担玉米的确很辛苦,这是对腰和肩一很大的挑战。挑完大概40斤的玉米肩就痛得要命了,相比嫲嫲,62岁的老人了,挑起两袋漫漫的玉米,而且全程不用休息,但我们三个都是大青年担起这一点点玉米竟然差点要喊救命了,真是惭愧啊!

下午4点,我们全班出发到了明迳中学进行牵手活动,路上遇到了村上两名村民开车出镇上,刚好顺路,于是叫我们载顺风车出去,一路上大家站在开敞的后车厢上,感觉新鲜而兴奋,10多分钟就到了,如果走路的话可能要1个小时左右。牵手活动的对象是一个叫冯家鑫的初二学生,大家交换礼物和照相后进行了比较轻松的交谈,因为家鑫今晚都从四会(工作的地方)回来,于是也不好意思跟他聊太久了,他还要请假回家,时间虽短,但是总体感觉家鑫是一个乖孩子。天色也差不多黑了,买了点东西给村长他们后就步行回来了。

体验了半天的农家生活,虽然活累而脏,但几个人一边掰玉米一边有讲有笑还是挺愉快的,人已经过百了,但是还是要干这么累的活,乡下人的生活真是苦啊。

 

 

20101130  下乡第三天  多云转晴

今天6点多就起来了,因为下了决心要陪文珊和文晴姐妹俩一起去上学,早上的鹤塘村雾气比较大,还可以看见晒谷场前面的鱼塘水面上还飘着白色的水雾,看见如此好的景色,人都变精神了。

村长孙女俩一般都是早上710多分就开始走路过去上学,沿途都是一些很难走的路,还要翻过一个小山丘,即便是在一些山坡路段修成阶梯状,但如果是下雨天,这样的泥路肯定是很滑的,所以走这样的路是很危险的,但是又有何办法呢?除非是走另外的路吧,但是另外的一条路程比这条长多了。大概走了20多分钟的路程后,来到了她们上学的小学——城下小学。送完她们上学后回到村长家刚好赶上了早餐时间,同时刚好来了两个嫲嫲的两个远方亲戚,听说他们俩是想到附近挖野生首乌,据我所知,首乌是一种价钱比较贵的中药药材,村长说以前那里附近有比较多,但现在已经比较少了。吃完早餐后,我们还是像昨天一样的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后来,我们都出去了村长他们的晒谷场晒谷,虽然太阳还没有露出脸来,但是村长说迟早会出来的,果真到中午时候终于出来了一下。我们将稻谷均匀地摊开后,就开始剥玉米了,也就是讲一粒一粒的玉米籽从玉米棒上剥下来,虽然刚开始是挺轻松的,但是剥久了手会很痛,甚至会起水泡。一旦晒了稻谷和晒了玉米,晒谷场就一定要有人看着,因为一来附近的鸡会去吃,二来那些鸡会在那里随便拉屎。有一个很好驱赶鸡的方法是挥舞一头绑这有色塑料袋的竹竿,这样即使在比较远的距离,鸡也会快快逃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也学到了当地的一个饭桌礼仪,就是当一个人吃完饭以后,筷子应该是放在饭桌上的,而不是放在碗子上的,因为村长说,放在碗子上是代表那个人会继续吃,只是休息一下而已,而放在饭桌上代表的是那个人已经吃饱了,不需要在吃了。经常说到一个地方都应该入乡随俗,经村长教导后,我们也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当地礼仪。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0/12/13 23:47:45
当前页:1/3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