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父与子
留守儿童
一个简单的家庭
婚姻与家庭
骆月霞的一家
卫生环境与文体娱乐
普通农家
一个外出打工的农民家庭
吴丽芬:下乡行
杜凯欣:长洲日记
陈海玲:河源调查日记
周嘉雯:长洲日记
郑宝玉日记2007070
龚春玲:长洲日记
张建娣:专访长洲村
张帮俊:小陂村调查日记
李敏华:长洲调查日记
宋惠清:河源日记
程媛媛:长洲日记
谭君虹:长洲6日
 

刘旭:小陂、鹤塘村2011年12月调研日记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3748


         胡老师对农田水利设施比较感兴趣,听说小陂村附近有一个塘源水库,就想去看一下。于是我们分成了两组,胡老师带着我和老陈去水库,严老师和文彬、岳晋飞留下来继续了解村里情况。我们这一组要先送邻村妇女主任回家,其实她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去她们村里看一下,希望让她们村也能和我们建立关系。这个村叫溪塘村,村委大楼很漂亮很新,一共有三层,可是里边很空旷,没什么办公用品,也没人在这里办公,只是一楼正厅里有一张茶桌,妇女主任介绍说这是为了搞新农村建设政府拨款建设的。门口挂了一块经济联社的牌子比较让我们感兴趣,老陈说小陂上个月也领了这样一个牌,但还没有挂出去。经济联社意味着行政村是经济联社,自然村是经济分社,而镇上有经济总社。我们直接上了楼顶,这里视野比较开阔,左边是已经废弃了的村小学,右边是一排排的烤烟房,马路对面还有一大片空地。我们问那片空地是做什么的,老陈说以前没有烤烟房的时候,这里是晒烟坪,每户人家一块地晾晒烟草,现在已经没人晒烟了,所以把这块地推平,留作住房建设。这也属于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如果有农户要盖新房就要来这里盖,统一规划,但是目前还空空如也。


         在这里我们没做太多的停留,来这里纯属应酬,去水库要紧。胡老师责怪老陈说村里经济联社没有发挥作用,不如你们依托经济联社收购稻米,然后我和学校工会谈判,把小陂的稻米作为给老师的福利,让学校和乡村对接,只要质量有保障,老师和农民都受益,老陈连连称是。不一会就到了塘源水库,这个水库并不大,堤坝也不算长,在堤坝的一端留有泄洪道,为了不使水位过高而漫堤。堤坝下面有出水口不断有水缓缓流出,老陈说这是灌溉用水。堤坝一侧是草地,另一侧已经水泥硬化,还有台阶可以走到水面,台阶上立有水位标杆。老陈说这是前两年才硬化的,硬化以后就不怕水渗透进大坝造成溃堤。大坝的另一端有一座破旧的楼房,老陈说这是以前管理水库的办公楼,现在水库包给私人了,这栋楼也就废弃了。水库上风很大,但是空气很好,风景也不错。老陈说以前修水库的时候没有车,所有的土石方都是农民肩挑背扛抬上来的。确实到如今这个年代,这里还只是有一条黄泥小路,小汽车上来已经不怎么方便了,更别说大型机械。在过去,怕是这样一条黄泥小路都没有。


         回来的路上,老陈指给我们看灌溉的沟渠,我们在一条现在没有水的沟渠旁边停了下来。胡老师说大概现在不是灌溉的时间,所以这里没有水。这条沟渠从路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我从一侧跳进了沟渠,老师从另一侧跳进了沟渠,为了考察穿越马路的那段涵洞大小,老师亲自爬了过去。涵洞大概不到50公分高,老师爬过来已经浑身是土了,老师这种亲力亲为的精神震撼了我。沟渠里沉积了大概有50公分高的泥沙,我用木棍捅了捅,捅不到底。涵洞里更多,没人清理,要不然涵洞应该有一米多高。


         回来的时候已经12点了,胡老师之前给了刘主任一些钱让他帮我们准备午饭,现在村委干部正在做。我们一行5人决定去村里转转,目的地是一个小水塘,但是我们走错了方向,没有找到。路上看了村里的灌溉水渠,水渠里的泥土刚刚清理出来不久的样子,堆在水渠旁边,但也有的地方水渠两旁生长的杂草覆盖了水渠,形成堵塞,但没人去管。转了一圈回来已经下午2点了,村干部责怪我们回来的太晚,饭菜都凉了。农家饭菜确实吃起来香,特别是土鸡蛋,这是刘主任特意为我们买的。


吃过午饭,已经两点半了,村干部说村里有个老支书,70年代的时候做大队书记,这正是我们以后工作主要的接触对象,我们决定去他家看看。刘主任提议走着过去,一边消化一边欣赏村里的风光。路上见到了饭前要去的小水塘,水塘的一侧有不少喷灌设施,这应该是烟草公司投资修建的。


         到了老书记家,老书记不在,人们说他去赶集了,一会就回来。刘主任带我们到隔壁一户人家喝茶,主人泡好茶以后就出去做工了。严老师跟我说:你看,在农村主人出门了也可以让客人在家里喝茶,但是在城里的话主人出门客人一定是要离开的。旁边打牌的两个老人进来和我们聊天,但是由于语言障碍并没有了解到太多内容。他们两个六七十岁,也都曾经做过小队会计,其中年长的一个和我们聊得比较多。问到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他说他们的生产队很一般,一天10个公分才三四毛钱,刘主任说他们队就比较好,一天有一块钱。刘主任说生产队好坏和生产队组成成员有很大关系,刘主任的队都姓刘,就比较好,而那个不好的队有三姓人家,这让我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农村生产以家族为单位会不会比现在以家庭为单位更好一点呢。老人还说,像我这样的壮劳力一天大概9分半的工分,中年人大概8分半,老年人和妇女就7分半,平时也开会学习,开会也算工分,按照每人平时每天公分的多少计工分。这让严老师很诧异,她认为开会不是劳动不应该计公分,即便计公分也不应该有差别,我也这样觉得,可是事实并不如此。他介绍旁边那个泥土房就是老书记家,老书记的儿子住在后面楼房里。我们喝茶的屋子是砖房,而且吊了顶,我问他泥土房和砖房有什么区别,他说泥土房冬暖夏凉,但是容易下雨的时候漏水,另外就是不好看,砖房好看,但是夏天不隔热,冬天不保暖。他说那栋泥土房是70年代建的,一直用到现在,我一点也没看出有即将坍塌的迹象。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1/12/24 15:35:43
当前页:3/7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