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莫默:《寻乌调查》读后感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153

莫默:《寻乌调查》读后感

                                         07经济  20070707013

 

    花了一个半星期,我终于看完毛泽东的《寻乌调查》,才明白为什么它是我们上这门社会调查课之前必读的一本著作。因为它不仅清晰呈现了中国近代内战时某一阶段的历史定格,而且深深蕴含着社会调查的一种态度和精神,那是现代社会调查中往往缺失的。

     那么,《寻乌调查》是一本什么样的调查报告呢?

     存在决定意识。毛泽东之所以精心完成这篇调查,是建立在一定背景之下和某种目的之上的。在土地革命初期,由于红军工作中心主要在井冈山区,调查工作也偏于农村,没有注意城市,以至于许多人对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策略模糊不清。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

率领红四军主力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之后,随之先后解放了一些城镇。因此,掌握城镇中各阶级的经济、政治状况十分迫切,以便及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管理城镇、发展城镇的生产和商业,解决根据地军民的物资供应。了解富农问题和商业状况,他想做的。“我是下决心要了解城市的一个人,总是没有让我了解这个问题的机会”。而来到寻乌,毛泽东恰恰得到了这么一个调查的好机会,因此他大力搞了这次的调查。

     从内容上看,毛泽东对寻乌的地理交通状况、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分析。其中,经济、政治(阶级)、生活和思想十分值得关注。

     首先,从经济方面看,《寻乌调查》是毛泽东第一次以城镇商业为中心的社会调查。毛泽东在调查中提到:“对于商业的内幕始终是门外汉的人,要决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是飞错不可的。”(第三章,第八节,寻乌城)所以本次调查中,大篇幅都是放在城镇商业发展和手工业现状及其历史状况这块。报告完成后的毛泽东,还说自己像小学生发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状况,可见其人十分谦逊。看过《寻乌调查》的我们,都知道他已经十分伟大了。因为他将寻乌城里的商业摸得是一清二楚了。其内容之详细和精确,让我们对他心生敬畏。通过对寻乌地理位置和交通的描述,调查中首先介绍了寻乌与周边地区的生意往来,接着在进一步细化,重点介绍寻乌城内各种商业类别的状况:盐、杂货、油、豆、酒、水货、药材、黄烟、裁缝、伞、木器、火店、豆腐、理发、打铁、爆竹、打首饰、大洋铁、修钟表、圩场生意、娼妓。可见当时的中国,地方的商业活动还是很活跃的。从这几种生意的调查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民主革命过程中,中国在悄然改变的轨迹。如城里手工缝衣店的减少(机器代替手工);杂货店货品中洋货的种类以及所谓“先生”;圩场生意比例下降,而店铺生意的增多;娼妓生意的衰败等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学习和发展;商品经济慢慢超过自然经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普遍存在等,寻乌城果然是毛所说的一个手工业商品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战表演激烈的荣枯得失的地方。以上这些无不在显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的中国的影子,都一一生动地被描述在毛泽东的笔下。

     其次,从政治思想和阶级关系的角度,《寻乌调查》传达了广大中下层群众和中小工商阶层的呼声。毛泽东通过对地主和农民的分类了解农村人口的成分,挖掘田地的分配关系和山林制度等。其中,大中地主中政治思想有新的、半新不旧的、完全封建三种。然而及时有受资本注意影响深的,大部分的地主仍然属于封建主义者,及时是所谓新思想的也是为了争取领导权维护自己阶级利益。“守旧是地主的本性。”从调查内容都可以看出,地主代表的就是封建阶级,适中压迫着广大贫民。而官僚作风也是另一个深深扎在农村及城镇的劣根,它与地主阶级的冲突直接导致的后果,却是地主、大商人、官僚相勾结来欺诈贫民。这点在毛泽东讲旧有土地关系中的剥削状况这块得到体现。谈及剥削,不得不想到阶级矛盾。“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此,毛泽东在这次调查中,全面详述了寻乌城中各种各样的剥削手段,大致有:“地主剥削、高利剥削、税捐剥削”。这三种剥削方式就典型的披露了地主、官僚和大的资产阶级商人对农民和中小商人的压迫和欺诈。(在租赁合同的拟定那部分可充分体现不公平)。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想制定政策来团结这部门被压迫的群体,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土地关系之紧张,土地制度不合理,恰恰是万恶之源,土地革命成为了必然。而《寻乌调查》赤裸裸地揭露了封建阶级压迫群众的丑恶嘴脸,从文字的深处发出了农民反抗的呼声和革命者行动的号角。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09/3/31 11:04:04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