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冯君怡:信仰之索——读《江村》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983

对该组织,费老在后来的《乡土重建·乡土工业的新形势》中评价道,“在育蚕合作社中,生产者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蚕校的推广部是一个服务机关。这一点在经济组织上却十分重要,因为合作社的方式保证了生产者获得全部利益的权利,取消了剥削成分。”

这种农民合作组织的好处是明显的,首先,它能够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农户单家独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种养面积小,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经济实力弱。育蚕合作社通过募集股金、“稚蚕公育”等方式,有效地将分散地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组织起来,生产力大幅提高,增强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它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素质。育蚕合作社对村民加以培训、指导,将最新的育蚕、缫丝技术传授给他们,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他们在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农民地生产技能得以迅速提升,促进了科技新成果在农村的普及、推广与应用。再次,它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助于培养农民的合作观念与民主意识。即使,当时开弦弓的农民由于文化素养低下、民主意识匮乏,没有能够真正参与到民主管理当中,但是从蚕茧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看,它依然是实行农民民主自治的一次实验。最后,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蚕丝业改革以前,由于信息不灵,农民一直生产土丝,即便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在质量上乘的洋纱影响下,收入却持续下降。育蚕合作社成为了处于信息劣势方的农民获取新信息的有效渠道。

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将收益留给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生产、规模经营,更有利于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节省交易费用,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和谈判地位,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同时,规模经济下,有助于提高农民的企业家才能,树立品牌,提高涉农产品的附加值。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费老当年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洞见在今天依旧没有过时,而外延出了更丰富的现实意义与时代要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改革的进程中,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的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同时,“三农”融资难融资贵,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强烈的金融需求,加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活动活跃、发展迅速,但缺乏监管、良莠不齐,亟须引导其健康发展。

 

《江村经济》在世界上能享有如此重要的学术地位,是偶然中的必然。传统的社会人类学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区别为文明与野蛮,而研究“野蛮”“未开化”之民的这一特性使人类学“好古、猎奇而不切实际”。费孝通在本乡本土进行实地调查,对江村展开深入而亲密的微型社区研究,也就与当时人类学从简单和落后的部落突入所谓“文明社区”的趋势不谋而合,实现了对“先进民族”研究的跨越。单从这点而言,时代造就了《江村经济》,《江村经济》把费孝通推向了世界学术前沿。

 

费老在《江村通讯》中说,他江村之行的研究动机有两个:一个是“我在广西没有死成,生命对于我自己已成了一个很重的负担。我觉得除了工作之外,再也得不到一些人生的乐趣。同惠为我而死,我是永难忘怀。但是我硬着心肠、忍着眼泪,还敢迈步入世,是为了我相信在工作上,我可赎我的罪”,另一个是他要用事实证明,用“民族志”的方法是不但可以用于文化较简单的“野蛮地区”,更可以用来研究自己本地的“文明”地区。

对亡妻的思念、对事实“知识”的执着、对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热忱以及对祖国对人民深切入骨的情怀,统统积淀在了一起。而步入江村,开展田野调查,正是费老对它们追索的新开始。或许,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江村,已经不仅仅是吴江县里的一座小村落,它还是一个信仰的载体;江村经济,也已经不仅仅是对中国中一种农村形式的村庄的土地问题与再生产问题的调查研究,它还是一种精神。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一个人经过一番思索和挣扎后,把他的一生交付给了比自己更高的存在者时,他的生命会变得更为的坚强、厚重和宽广。虽然,若将此以“终身信仰”之名笼统地施加在所有人身上,并要求人人将工作当作事业对待,或有空喊口号之嫌。但是,社会的进步发展的确非常需要心怀抱负的人。小我与大我意愿的满足是可以同时存在并且互相促进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过得安逸,不过缺乏忧患意识、缺乏社会观念,却让我们犹如温水里的青蛙。越来越多的人不肯亲身实践、刨根问底、从实求知,而捕风捉影或私加猜测,华而不实、夸夸其谈。越来越多的人,只看到或寄望学术、工作能给自己带来生活上的无忧、物质上的富足,而不愿为之倾注更多的心力,不能正视社会形势与问题,不去相信自己“改变世界”的力量。长此以往,我们前进的车头将偏离正规越来越远。仔细想来,我也是经常在犯着这样的错误!那么,站在今天的我们,到底又应该信仰点什么?追索点什么呢?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5/1/7 22:23:33
当前页:2/3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