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温家喻:求真与关怀的完美融合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223

更为重要的是,开弦弓村的土地制度中已经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开弦弓村里面存在着雇工和承租者,这是典型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这给开弦弓村的田底所有者提供了新的剥削手段,即从雇工和承租者的雇佣劳动中进行剥削。这种新的剥削手段无疑会使得包括自耕农在内的所有农民遭受更加大的苦难。因为地主能以更加快速的方式进行财富积累,而农民不得不辛辛苦苦耕作一年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部分农民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收,这时,他们就被迫向地主求助。而地主就会向农民借出高额利息的借款,把农民一步一步地引向破产的边缘,从而把破产农民变成自己的雇工,使自己兼并更多的土地,破坏农民对土地的情感纽带,让农民踏踏实实地为自己干活。

农民的土地情结特别强烈地体现在佃户身上,开弦弓村的佃户意识到不在地主和完全所有者的占有更多田底和田面的动机,因此,他们要极力保护自己养家糊口的田面,而最好的保护方法,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耕作来生产更加多的粮食,从而足够缴纳给不在地主和完全所有者的地租。否则,自己只能通过变卖田面所有权给不在地主才能维护自己的生存,而这种变卖则会加剧自己未来被地主剥削的强度。原因很简单:每当一个佃户将自己的田面所有权卖给不在地主或者完全所有者,他就会沦为无地农民,只能给人当雇工或者承租者,而不在地主拥有了田面所有权之后便成为了完全所有者,这种土地所有权不平等的剧烈的改变,势必会加深无地农民被剥削的惨状,势必砍断农民对土地的情感纽带。

5.蚕丝业

第十二章“蚕丝业”的“3.变革的力量及其意图”:但变革力量受其社会环境影响,对形势所作的阐述往往不能代表现实的全貌。

心得体会:无论是什么变革,都不可能对世界的全貌进行全部的变革,而只能是部分的变革,不能代表现实的全貌。所以,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肯定是不能有结论、建议或者分析的,人们进行调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实情况。

6.养羊业

第十三章“养羊业”:村里有300多个小羊栏。每个羊圈养15只羊。粗略估计,村里养羊的总数500头。

心得体会:费孝通先生这里使用数据来描绘开弦弓村的养羊业,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开弦弓村的农业状况。但是,有一点做得不太好的就是使用了估计的数据,而没有使用精确的数据。把开弦弓村的养羊数仔细统计一遍显然是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可以调查得更为严谨的地方。这里体现了《江村经济》比《寻乌调查》稍微逊色一点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数据使用得不如《寻乌调查》那样精确。

7.贸易和资金

第十四章“贸易”的“1.交换方式”:慷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提供劳务或物品的预支性质取得使两个人关系密切起来的成果

心得体会:在一般人看来,慷慨就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无疑,人们都愿意和慷慨的人交往。但是,费孝通先生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被人们忽略的原因,慷慨是带有预支性质的。如果没有预支性质,那么这样的行为不能认为是慷慨的,而是伪善。

第十五章“资金”的“4.高利贷”:地租为每亩24蒲式耳米或42元。如果我们按巴克对农村土地投资所估计的平均利率85%计算,我们发现每亩地值56元。因此,7元钱的贷款一年之后使债权人最终得利为一块价值89元的土地。……高利贷者住在城里,每人有一外号。同我调查的这个村庄有关系的一个高利贷者,姓施,叫剥皮。这一外号说明了公众的愤恨。

心得体会:和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一样,农民也是遭受着高利贷者的剥削。毋庸置疑,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十分低下的,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收入都交给了高利贷者了。虽然准确的数据有可能无法找到,但这里对地租每亩的价格的使用“约4.2元”的数据,是应该进行改进的。这里也体现了《江村经济》比《寻乌调查》稍微逊色一点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数据不如《寻乌调查》那样精确。

8.土地问题

第十六章“中国的土地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心得体会:虽然说费孝通先生基于开弦弓村的调查可以说是非常完整和准确了,但是,费孝通先生是不需要在《江村经济》这篇调查报告中加入自己的结论的。这句话对在开弦弓村展开调查没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是不需要出现在《江村经济》这篇调查报告中的。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只能是非常接近现实,而不可能是事实本身,仅仅靠开弦弓村的土地问题来推而广之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土地问题,这样是不可靠的。因为当时的中国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而毛泽东的《寻乌调查》却没有表露出调查者个人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寻乌调查》确实比《江村经济》更胜一筹。

(三)总结

当时中国的农民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辛劳耕作一年,缴纳了地主的地租和各种苛捐杂税之后,剩下的产品仅仅只是能够自己一家人的温饱,最多也就只能有一点积蓄。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大背景下,很少有农民能够通过自身的耕作不断地积蓄,最后翻身成为自耕农的。因此,农民的唯一精神寄托就是土地了,唯一的情感纽带也紧紧地与土地联系着,因为农民们知道,失去了土地的生活将会比辛苦耕耘的生活更加悲惨。生活在这样一种剥削制度下的农民,他们的命运是十分可怜的,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去同情的。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7/12/27 16:52:51
当前页:5/6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