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伟人的治学精神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560

     用伟人的治学精神指导我们的下乡调查   经济与管理学院06级人力资源管理  何丽娜  20060703622                      开学初,胡靖老师就强烈推荐我们读毛泽东的《寻乌调查》,这几天看完之后感慨良多。这篇调查确实写得很好。胡老师说,写调查报告切忌含太多主观成分,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让阅读者自己下判断。因为一片好的调查,不用你分析说明,它的主题也会自然而然的突现出来。调查报告最主要的三部分是数据、过程、个案。这些《寻乌调查》里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比如这篇文章的数据全面但是齐全,详细。并没有因为范围宽广而写得简单概括。 毛泽东说“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去”可见他是很注重实践调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四年间,就做了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等等农村调查,收集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数据,我想我们这位伟人做的很多决策跟他这一时期的调查是分不开的。 读着这篇《寻乌调查》,我们仿佛回到了三十年代的寻乌。从寻乌人的言行,各种货物里了解寻乌当时的经济文化状况。如讲到酒生意时说“以上七家都是卖糯米做的甜酒,叫做水酒,因为色黄,也叫黄酒。这是农民和城市贫民一般喜欢喝的,因它味醇,也吃不坏人,又较便宜的原故。分为“双酒”、“单酒”(只城里这样称呼,乡下不说双单而说“好”“淡”),双酒酒娘多。卖酒以壶算不以斤算。双酒十八个铜板一壶,是黄酒中最好的,普通人家请客才吃;但也有自己一日三餐吃的,那些酒鬼们每餐喝一点,他就不吃饭也做得。单酒十个铜板一壶,口渴了,贫民买了当茶吃。双酒生意比单酒大。”如此,寻乌的文化习俗,生活状况就一一生动地展现开来。 从整体上看,文章先分几个部分写了寻乌的地理位置,而后是政治区划、交通、之后用了很大篇幅来说明寻乌的商业和土地。我觉得这篇报告里并不只是以商业为主导,寻乌的土地改革也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毛泽东说它对于商业是门外汉,但整个商业部分,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思路清晰。范围全面。分别叙述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米、盐、糖、茶、大豆、鸡、牛、猪等的生意来往状况,然后说明了寻乌城内的油、盐、豆、屠坊、水货、糖、药材、烟等货物的买卖,寻乌生活水平便由此可见一斑。也可见调查时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土地的部分从旧有土地关系到土地斗争问题开始,详细地记录了寻乌土地改革前的状况,从旧有分配、公共地主、个人地主、富农、贫农到山林剥削一一详细记录。由这里可以反映出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重视。确实,对一个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生活来源,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一切。一个农民没有了土地,生活是没有办法过下去的,只能靠租赁土地遭受剥削。所以土地分配就成了农村改革中最重要的,也是农民所最关心的问题。甚至可以成为农民对于革命好坏的评判标准。这从农民对改革后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土地斗争发展,许多地方女子勇敢地参加斗争,这回四军二纵队打篁乡反动炮楼,篁乡的女子成群地挑柴去烧炮楼,又从反动地主家里抢了谷子出来。斗争胜利的地方她们立即有了个人的自觉” “以上几个例子,除梅元坤一家是反对没收他的田地外,其余都不是没收问题,而是肥瘦分配问题。所以没收富农与否,群众认为是不成问题的。群众中成为问题的,就是一个肥瘦分配的斗争,这是土地斗争的中心,也即是富农与贫农的斗争。”正是因为旧社会是“吃人的社会”,土地对于农民是如此重要,所以才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到田地,翻身作主。这些土地分配中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前,能了解得到吗? 这篇报告里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丝毫的词语堆砌,修饰。甚至引用了大量当地的方言。让人顿感亲切自然,通俗生动。我读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等,用词优美,贴切,气势磅礴。然而我们调查报告,要的不是文采,是大量的数据,是要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我们看到的、调查到的一切事实。例如在讲到地主的剥削状况是“禾头根下毛(没有)饭吃”,说的是刚打下禾交过租就没有饭吃了,这种情形寻乌简直占百分之四十。为什么禾头根下毛饭吃呢?譬如耕了二十担谷田的,量去了十一担多租,剩下八担多。去年过年和今年青黄不接毛饭吃时借过地主谷子两三担,加上加五利,又要还去三担多至四担多。打禾了,要买好东西招扶地主。禾打过了,买上一点油盐,春上一点米子,立秋刚到,一切都完”这里只用数据列出事实,但我们自己就可以看出,这个剥削是多么残酷、苛刻。 这篇报告让我惊叹的还有它里面大量的地方方言,毛泽东并没有把它们转化为标准的普通话,而是直接用客家方言来写,让人更感自然。例如读到“两斗子”“米子” “搭帮下子”“算减点子”“免下子”,特别是“我倒条子树子搭下子亭子”时我真的折服了,说话喜欢带“子”字是客家方言的习惯,毛泽东连这样的习惯也毫无遗漏的如实的展现了出来,可想而知是经过了很多次的跟当地农民交谈的。 这些是我看完《寻乌调查》后的一些想法,也学到了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调查的态度要认真,耐心,踏实,以及调查的深入,全面,客观。数据的真实。总的来说,就是胡靖老师说的调查三要素:数据,过程,个案。在下个月的经济调查中,我们也要以这篇报告为指导,学习认真做事,不畏艰苦,以端正的态度,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困难,深入调查。让我们的下乡不枉此行!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08/3/27 18:38:22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