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秦为径——国富论读后感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659

《国富论》读后感

秦为径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之研究》,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堪称现代西方经济学架构之作,全书非常全面和系统地描述了当时经济社会中的典型现象,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后来的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对亚当斯密的体系进行了不断充实和修正,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都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上。1901年,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曾经节选翻译此书,取名为《原富》,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也对后来的辛亥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新中国建国之后,由于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中国学者对于西方经济学长期排斥,少量翻译的几部著作也仅仅是为了批判之用;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学术机构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著作,当中自然也包括《国富论》,以《国富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对推行市场经济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中国经济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下面针对国富论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中的第一章《论分工》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农业不便于分工,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为动植物无法像一般工业零件那样随意移动放置,这种情况下若实行分工,不能像流水线那样移动零件,而只能移动劳动者,移动劳动者的分工通常是比较麻烦的。而且,有生命的动植物不够标准化,而是更多个性化,往往经不起饲养员的轮替等待,它们可能随时需要获得饲养员的关注,饲养员需要熟悉他的劳动对象,知道每一块田地的地形,知道每一只动物的习性,如果播种,施肥,除虫,收割等环节要分化,必须将这些东西标准化,农业的机械化和养殖场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农业分工体系,这种现代农业分工里,动植物几乎都被标准化和固定化,从种子或幼崽的培育,到除虫或疫苗,再到化学肥料或人造饲料,再到集中收割或集中屠宰,整个农业过程被标准化和固定化。植物种植的田地非常平整宽阔,有利于集中播种、除虫、施肥、收割,小块的土地可能被抛弃,农田的功能相对固定和集中;动物不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放养,必须讲究空间的充分利用,动物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笼子之间距离狭窄,动物从幼年就开始适应这样非自然的集中隔离的囚禁式生活,这样高密度的固定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非常有利于集中育崽、疫苗、喂食、屠宰。在现代社会,通过对动植物生产的标准化固定化,实现了农业内部的分工。但这种分工由于动植物本身的生命特性,依然无法更进一步的深入。

另外,可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工业生产是从部分到整体的生产,而农业正好相反。生产电视机是先生产各个零件,然后组装;而生产肉制品,是先生产一头完整的猪,将其繁殖然后饲养成年,然后将其分解归类利用。所以,工业和农业实际上相反的生产方式。对于工业这样的由散到整的方式,更有利于分工,而农业这样由整到散的方式,不利于分工的深入。  

由于农业分工无法持续发展,这可能也是导致政治经济学中所谓农业超额利润的一个原因。农业超额利润是因为农业生产中的劣等地无法像工业生产中的劣等企业那样被竞争淘汰,但由于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和优等地的有限性,劣等地同样要被用来种植粮食,但又要求劣等地的种植者依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来保证其种植劣等地的积极性,于是,种植优等地的人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如此一来,由于农业生产的属性导致了农业内部分工无法持续发展,导致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缓慢增长,进而导致了对劣等地的需求,导致了农业的超额利润。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08/11/28 14:45:57
当前页:1/1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