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杨妮娜:读江村、读寻乌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837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13 亿中国人中就有 9 亿农民,“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中国共产党起于贫瘠的农村,革命成功了,农村依旧贫瘠,这个问题严峻的摆在社会发展的面前。如果不能恰当地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大大迟滞了发展的进程,制约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正确妥善处理三农问题,中国才能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另一种感触就是费孝通先生的调查研究之详细,给我们大学生做调查提供了很好的调研方法。

费孝通先生在该书中文版的著者前言中写道:“这本书的写成可以说是并非出于著者有意栽培的结果。而是由于一连串的客观的偶然因素促成的。”从《江村经济》一书的介绍中可以看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这种客观的、偶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费孝通先生出国留学前,携新婚妻子王同惠女士在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时发生意外,导致 “妻亡我伤”;二是在他养伤期间,接到姐姐让他到江苏吴江县开弦弓村参观访问的邀请,于是回到家乡边养伤边访问;三是在开弦弓村参观访问时,他受到农民的“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的吸引,于是对该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四是在远赴英伦的海船上两个多星期闲着无事,于是将调查资料整理成篇;五是负责指导他选题的弗思老师让他将原来准备作为博士论文的 “花篮瑶的社会组织”的题目,改为以江村调查的资料撰写 “江村经济”的题目。阅读费孝通先生的这一段叙述,似乎告诉我们的是:如果没有之前那些偶然事件,或许真的就没有今天的《江村经济》。然而,各种偶然的事件往往只是促成一件事情发生与否的外部因素。虽然导致费孝通先生完成 《江村经济》一书的每一个偶然事件今天我们都不可能去复制。但从这些偶然事件中我们可以去寻找有意义、有价值有启发的因,去发现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可以运用的原理和方法。

那对于我们大学生做科研调查的启示呢,我认为就是首先要随时注意观察身边的社会现实,要对社会现象,特别是对新的、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社会现象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并从这种好奇心出发,多多进行观察,提出各种疑问。有了这种好奇心,有了这种观察,就能够从各种偶然现象中提出认识客观规律、接近客观规律的问题,从各种表面现象中提出直达本质、揭示本质的问题。应该说,一次家人建议的普通访问,目的只是让即将出国的费孝通先生在家乡边养伤边看看。但在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农村中所建立起的农民合作社,则无疑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件新生事物。正是被这一新生事物所吸引,费孝通先生开始了一个多月并非事先计划好的调查。这可以说就是 《江村经济》这本名著得以成功的最初的动因和基础。如果费孝通先生没有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就不会 “被这个合作社所吸引”,也就不会有后来 “在该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总之,如果费孝通先生没有受到 “当时社会新生事物的启迪而产生的自发行动”,就不会有后来的 《江村经济》。 

尽管现在的社会发展了,时代也改变了,但社会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却总是会不断地涌现出来。每个时代的社会中也都有大量的为研究者所不曾遇到、不太了解的社会现象和新的事物。而这些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分析、去解释的新现象和新事物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都可以形成一个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这里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努力探索、寻求理解的好奇心。

给我的第二个关于做科研调查的其实就是: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付出最大的努力。以最客观的态度去做出最详实的报告。费孝通先生在江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走访观察,分析思考。深入地了解到1936年那段时期中,江村农民的全部生活——从家到户、从户到村;从婚姻到生育、从财产到继承;从生产劳作到日常生活;从农业、蚕丝业,到贸易和信贷——费孝通先生的研究几乎把江村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逐一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而他所收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也成为支撑《江村经济》这本近十七万字的名著的经验证据。在这些资料中,既有江村地理状况、家庭规模、职业类型以及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等相对客观、相对外在的资料,也有江村社会中的婚嫁规范、亲属关系以及宗教巫术等相对内在、相对复杂的资料。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一书中的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出做研究的精神和态度,不可否认,深入实地、开展访问、观察等具体方法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学而且必须学的态度和方法,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则是要学习他们对探究社会世界奥秘的那种执着和专注,那种坚韧和献身。尽管不同学科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通常要求社会研究者面对不同的社会情景,经历不同的探索过程。但有一种东西则始终是共同的,这就是研究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无论是深入实地,面对活生生的、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和事,还是面对一大堆调查问卷和计算机运算结果中的各种数字,这种探索的精神始终是一样的。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12/7 9:18:47
当前页:2/4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