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江洋:读完名篇有所思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077

毛泽东的文笔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寻乌调查》里也体现出来了,这表现在行文的叙述方式上。读罢全文,每个读者都不难感受到毛泽东朴实理性的文风,但我更钦佩的是毛泽东分类明晰与层层递进的行文逻辑。比如第四章讲述的“祖宗地主”,提到“分肉”是如此描述的:“肉有四个项目:一是‘胙肉’,从前是秀才、举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后头加上‘毕业生’。二是‘房股肉’,每房一份。三是‘老人肉’,七十以上的人每人一份。四是‘丁肉’,每个男子一份”。针对分肉这件事情,毛泽东先总述有四种肉,然后对每一种“肉”进行解释,后面还阐述了“分肉”的顺序。在这里,“为什么要分房股肉”、“为什么少数对多数胜利?”之类的进一步探寻问题较多,毛泽东也耐心细致地将这些问题一一解答,例如“为什么要分房股肉呢?这是一种斗争,房下人少的要分房股肉,房下人多的反对分房股肉,主张分丁肉。但结果各地多半是照了人数少的房份的意见分了房股肉”。在这一部分,不仅解释了“分房股肉”的争夺缘由,也将最终结果呈现出来了。这体现了毛泽东层层深入的思想,在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后面都会接上原因解释,使得行文逻辑严谨,也让读者对调查的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这需要逻辑与文笔的巧妙配合。

到目前为止,我自己也做过几次实地调研并且写了几份报告,我发现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市区,都让我深深感觉到,以自己目前的力量,要派发客观准确的问卷并有效回收,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如果只是随便找个地方找某类人群把问卷发了,这对问卷有效性是会有极大的影响的,问卷结果的有效性、可信度如果不高,那写出来的报告自然就没有什么意义和参考价值。除此之外,我在写报告的时候还会加入自己的分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一些“想当然”的想法,这往往就使得这份报告带有浓重的个人主观色彩,或者说,客观资料已经被主观分析掩盖了,这对于呈现“客观、完整、准确”的信息是很不利的。

阅读《寻乌调查》后让我受益匪浅,针对自己以前的疑惑或者错误的理解有颇大帮助。除此以外,还让我对深入基层脚踏实地调查的每一位调查员感到敬佩。没有什么数据资料比自己亲手测量、探勘出来的更为真实可靠!同时,《寻乌调查》或许能让很多像之前的我一样,在报告里加入主观分析的人一些启发,也能让一般读者感受到客观真实的魅力。

所有人的江村

2014级经济学 江洋 20140700057

我喜欢读文学著作,每次阅读文学著作时都会特别留意书中的地理文化背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我很难用双脚走遍世界,却可以通过别人的叙述与描绘去感受一个个风格各异、风情不一的地方。读阿来的《尘埃落定》,听土司故事的同时我领略了藏地风光;读陈忠实的《白鹿原》,看地区统治争夺的同时我感受到了渭河平原的气息……但是这些文学作品里对一个地区的描绘往往是次要的,都是为主角、故事情节作铺垫。虽然这些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但这也往往让我觉得隔靴搔痒,总是很难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全面地去观赏、探勘一个地区的风貌。而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作为一部社科经典著作,则是让我一饱眼福,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江村”,对“江村”有个相对全面的理解。

 “江村”是江苏省太湖东南岸的一个江南小村——开弦弓村。作为自然村落的开弦弓村,依傍在一条东西向、弓弯的小清河西侧,如从高空俯瞰,南村象张弓,此村象支箭,故成村名。《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一篇文章,分为十六个章节及附录。读完《江村经济》,读者们便可以比较简单地在头脑中勾勒出这个村庄的大致轮廓。费孝通先生用文字对这样的一个江南小村子做了细细的解剖,又像一位耐心细致的雕刻师,在一块木板上慢慢地刻画着开弦弓村。从村里的土地关系,到婚姻习俗;从生产经营情况,到家庭内部关系;从农副业的现状,到蚕丝业的的兴衰;从村民的日常生活,到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都做了相当深入而细致的描写,让我们能够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江南村庄有深刻的印象。通过费孝通先生的描述分析,我们对于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及习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全文让我印象最深的章节是第三章,关于“家”的描写。针对“家”这一章,费孝通先生从家的基本概念、传宗接代、人口控制、新生婴儿、教育、婚姻、儿媳妇的境况、“小媳妇”这几个方面去详谈。在这一章我们看到许许多多让人费解、让人愤懑的现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女性地位。在开弦弓村,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传宗接代,因此,选聘媳妇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延续后代。开弦弓村的妇女只有在生育了孩子之后,她的社会地位才得到完全的确认,而两个家庭的姻亲关系也是在她生育孩子以后才开始有效。除此之外,在当地,为避免过多的人口对家庭经济造成过重的负担,往往会出现杀害女婴的现象。在父母亲的眼里,女孩的价值是比较低的,因为她不能传“香火”,而且她一旦长大成人就得嫁给他人,之后无法再为父母亲的家庭多作贡献。种种此类现象,都集中说明了当地父系传代及从父居婚姻影响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导致女性地位低下的问题,而这也直接投射出在那个年代整个中国农村女性的卑微与无奈。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12/7 9:33:33
当前页:2/3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